现场负责人:
(1)参观客户办公和生产场所、了解了生产流程和工艺情况;
(2)开始编制了解企业实体与环境底稿,主要了解企业历史沿革、主营业务的产品及市场、公司组织结构、上年度发现重大事项,这些资料主要从上年底稿中获得;
(3)与财务部经理访谈公司治理情况、财务核算工作基础情况、内部控制情况等,结果是都不容乐观(财务经理股份公司委派,代表小股东方利益,工作不好开展,有些郁闷)。
(4)根据上年TB和调整分录,将本年未审数填入本年TB,并分析上年调整事项本年企业入账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使得本年初未分配利润与上年审定未分配利润核对一致;
(5)开始着手分析财务报表两期对比情况。
晚上,结合上年审计底稿,编制出所有科目的主表底稿和科目明细表底稿,及每个科目的初步疑点分析。实际加班各4个小时。
第二天(2009年1月6日)
初级1
(1)结合上年底稿,对企业毛利变动进行大致分析,主要:从中级那里了解材料采购价格波动情况分析,料工费各占比例分析,工和费本年变动分析;自己统计本年产品价格波动分析,并选取销售合同和销售发票以及上网查询相关产品价格本年波动信息核对(耗时较长);
(2)完成了营业外收支的底稿。
初级2
(1)完成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底稿,主要内容是了解本年发生额的内容,特别关注本年变动较大和余额较大往来的性质;
(2)由于距离年底时间较近,无法实施有效函证替代程序,故主要替代程序是抽查发生额的内容;
(3)开始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析底稿,由于固定费用(如工资、折旧、租金等有专人负责,主要就变动费用进行分析);
(4)同时了解各项费用的控制程序、报销流程和进行凭证抽查。
中级:
(1)存货的计价测试、减值测试;
(2)高估、低估测试、编号连续性测试(香港要求,样本量大,耗时费力);
(3)取得固定资产明细表,与上年审定分类核对,抽查本期增减变动凭证,核实真实性;
(4)累计折旧测算(详细测算),累计折旧费用与各费用项目钩稽一致。
现场负责人:
(1)根据财务报表分析,提请各审计组成员关注企业财务报表波动原因和了解各项业务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
(2)根据货币资金流水账分析编制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资金流状况,并将了解分析到的重点去充实《了解企业实体与环境》和《审计计划》文件;
(3)下午访谈公司总经理,主要就当前经济形势对企业影响切入,开始了解企业2008年度业绩情况、2009年业绩预计情况和公司对策、目前市场情况及需求状况、竞争者情况、公司最近几年的投资情况和未来投资计划,并将结果充实了《了解企业实体与环境》文件;
晚上各成员统一就各相关科目核算流程和所涉及业务循环基本控制流程汇总到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将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补充《了解企业实体与环境》文件,并根据了解的企业情况、上年的审计发现重大问题、企业内控环境初步了解、企业核算流程的特点,结合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编制出一份《审计计划备忘录》,发送给部门经理复核,并抄送给审计组所有成员。
第三天(2009年1月7日)
初级1
(1)了解销售费用的控制流程和报销流程,关注费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分析;
(2)分别明细项目对销售费用进行凭证抽查,主要从高估角度;
(3)下午结合函证回函情况(传真件)开始做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替代程序;
(4)分析应收、预收账龄,测算坏账准备计提;
(5)统计关联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