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微信号:esnaicom

中国会计视野
[]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图片新闻 国内行业资讯 行业评论 税务资讯 会计信息化 海外财会动态 财经要闻 企业动态 往日头条 专题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行业资讯正文
 

培养更多两师行业数字人才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10  作者:勾明扬   编辑:lucy93

打印   RSS 字号:|| 
核心提示: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向审计、评估领域渗透融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的数字人才需求缺口持续加大,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数字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向审计、评估领渗透融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以下简称“两师行业”)的数字人才需求缺口持续加大,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数字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财政部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筑牢行业后备人才的专业知识基础,强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方面的技能储备,提升沟通、协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素养,使得行业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与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紧密衔接、相互促进。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论坛上,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刘军表示,如何运用数字技术破解人难选、人难进、人难留的行业难题,实现人才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场任重道远的变革。

“人工与人工智能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当前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北京评协行业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袁勇认为,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人类专业技能的有力补充。未来,两师行业既需要对单个或者多个产业领域进行过深入研究、对这些行业具备深刻理解力的行业专家,也需要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智能系统开展业务的年轻骨干,以及具备开发行业智能工具的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报告(2024)》估算,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人才总量约为4500万人,人才需求总数超过7500万人,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智联招聘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郝健表示,数字化转型领导力不足、组织缺乏灵活性、关键技能的核心人才短缺是制约两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主要因素。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引导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参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持续完善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小荣介绍,为推动数字化教育,该校在课程设计上增加了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课程,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智能估值研究方向。

北京市财政局一级巡视员于保江对两师行业推动人才建设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把“数字+人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常态;二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行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数字人才供应链;三是将数字技术嵌入行业人才“选、育、用、管、留”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 

延伸阅读:

  • 天津市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印发
  • 广东注协印发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
  • 江苏印发注册会计师行业师资管理暂行办法
  • 更多关于 注册会计师 的新闻 关于 注册会计师 的论坛帖子
    返回视野资讯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