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恩施州:以考核促担当 推动‘三大行动’提质增效”
作者 左刻非 杨永
今年以来,恩施州审计局聚焦“三大行动”工作任务,以平时考核为抓手,通过细化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激励审计干部围绕支点建设目标任务,主动担当作为,推动“三大行动”提质增效,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考什么”,细化指标设置。紧扣中心大局设指标,坚持上级党委强调什么就考核什么,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指标设置就跟进到哪里,将支点建设目标任务细化量化,优化考核指标,确保审计监督精准发力。认真落实“三大行动”目标任务,将审计质量管控、成果利用、审计整改、研究型审计、容错纠错等重点工作分解到各科室、审计组,落实到具体岗位,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衔接。强化“五个意识”设指标,以强化审计干部“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为导向,设置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工作质量、工作成效等方面指标,并对从事工作走在前、作表率,获得优秀审计项目、经验成果被批示推广的进行加分激励,树立鲜明工作导向。
聚焦“怎么考”,优化考核方式。述职评议“自我画像”,干部按照年初分解的工作任务,每季度进行工作小结,对照考核指标要求自评,以科室为单位开展述职评议,科室负责人评定打分。广纳意见“多维画像”,综合办公室、政工人事科、综合与法规科等科室意见,根据纪律作风、审计质量、成果转化等情况,由考核委员会办公室汇总评价意见核准打分。集体研判“精准画像”,分管领导结合工作实绩和日常表现,对科室人员作出考核等次建议,考核委员会集体研究评定考核等次。
聚焦“怎么用”,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点对点向考核对象反馈考核结果,对评定为“好”等次的干部通报表扬,对评定为“一般”“较差”的开展谈心谈话,帮助找准问题、改进提高。建立反应高效的运用机制,根据考核反映出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机关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建立崇尚实干的奖惩机制,将平时考核与评先评优、职务职级晋升挂钩,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从平时考核综合排名靠前人员中产生,对平时考核中表现优秀、群众评价高、工作业绩好的干部优先晋升职务职级,营造“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
延伸阅读:
明光市审计局推动立行立改 提高审计质效
深圳市盐田区审计局开展AI通识培训
青岛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