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信息化问题解析
1.1.1 解析信息化战略投资的“黑洞”现象
1.1.2 解析信息化管理控制的“黑箱”现象
1.1.3 解析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泥潭”现象
1.2 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意义
1.2.1 突破中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瓶颈
1.2.2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2.3 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和IT治理
1.2.4 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导航”
1.2.5 促进信息化战略实施
1.2.6 规范信息化管理控制
1.2.7 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
第2章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的基本概念
2.1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概念
2.1.1 企业信息化绩效
2.1.2 信息化绩效特性
2.1.3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2.2 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各种观点
2.2.1 用户满意度观点
2.2.2 IT收益观点
2.2.3 系统质量观点
2.2.4 IT应用观点
2.3 IT绩效评价的学科分类
2.3.1 基于财务的评价
2.3.2 基于经济学的评价
2.3.3 基于行为科学的评价
2.3.4 综合的绩效评价
2.4 IT绩效评价的层次
2.4.1 宏观层面的评价
2.4.2 微观层面的评价
第3章 以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 为基础的评价框架
3.1 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评价的意义
3.2 战略实施工具—平衡计分卡
3.2.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背景
3.2.2 平衡计分卡的原理
3.2.3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条件
3.3 IT平衡计分卡
3.3.1 业务与IT平衡计分卡
3.3.2 IT平衡计分卡的构面
3.3.3 IT平衡计分卡开发原则
3.4 IT平衡计分卡评价步骤
3.4.1 确定IT远景和目标
3.4.2 因果关系分析
3.4.3 建立各层次平衡计分卡
3.4.4 构建指标体系
3.4.5 绩效评价
3.4.6 绩效跟踪和改进
3.5 案例研究——IT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绩效评价框架中应用的
3.5.1 案例背景介绍
3.5.2 IT平衡计分卡
3.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4 评价模型建立
第4章 以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 为基础的评价框架
4.1 企业信息化管控的背景
4.1.1 经营环境持续变化的要求
4.1.2 平衡风险和投资的要求
4.2 信息化管控的基本思想
4.2.1 面向业务目标
4.2.2 设定IT准则
4.2.3 控制IT过程
4.2.4 利用IT资源
4.3 信息化管控模型--BIT
4.3.1 BIT的管控模式
4.3.2 BIT的体系架构
4.4 基于管控的IT绩效评价
4.4.1 确定评价目标
4.4.2 确立评价基准
4.4.3 分析关键成功因素
4.4.4 关键目标指标
4.4.5 关键绩效指标
4.4.6 BIT用于评价的优点
4.7 案例研究1——某通信公司的信息化管控体系
4.7.1 信息化管控背景
4.7.2 信息化管控目标
4.7.3 信息化管控思路
4.7.4 选择基本控制指标
4.7.5 建立信息化管控模型
4.7.6 项目交付物
4.8 案例研究2——应用BIT评价系统集成
4.8.1 项目背景
4.8.2 推导重要因素
4.8.3 执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