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看金庸
我看金庸很多年了,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够。
我小的时候是很乖的孩子,我妈带我去串亲戚,根本不用操心我到处给她招灾惹祸。一本武侠小说就可以打发,懂事的简直令人心碎。后来等我长大了,我妈也感慨说这个孩子越长越回去,越老越让人操心。
第一次看到金庸的小说是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和我妈去我大舅家,说实话我大舅家破破烂烂的没什么好去的,但我还是喜欢去,因为我有个表哥是个武侠小说迷,虽然格调不高,谁的书都有,但是以量取胜,所以也能吸引我的眼球。作为一个武侠小说的开蒙者,我实在是一个不幸的例子,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垃圾,是否走上邪路全部要靠自己的鉴赏能力。那次我看到床上有一本今古传奇,就信手拿起来看,马上被一篇叫做连城诀的小说所吸引。尤其看到落花流水四位大侠一一被办的时候,真是目不交睫的痴迷。那是我看金庸的开始,后来才知道,这部小说在金著中的地位尚不算高,只能算第二等中的中上之作。
看过这部小说之后我的眼界明显变的高远,一般的小说再也无法入眼。不过说到这里,要提提一个叫做金康的人,我在20多年的武侠小说阅读生涯中,曾经读过全庸的书,读过金庸巨的书(金庸巨作),读过金庸新的书(金庸新著),还读过全康的书,看完大都很悲愤,觉得感情受了欺骗。唯独这位金康先生,曾经写过一部叫做神剑金雕的小说,写的是五绝年轻时的逸事,写得相当不错,很有点还珠楼主的风韵。这是唯一我可以打70分的假冒金庸小说。当时我有点可惜的想,这个人不好玩,其实以他的文字,何必一定依附别人的名字?可见这个世界上,有才情的人不少,但有风骨的不多。
倚天屠龙记是我完整看到的第二部金庸小说,那天残阳如血,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看完了一整套倚天屠龙。我现在还记得那套书的出版商叫做宝文堂,整部书装祯的精致古雅,里面有很多白描的插页,线条疏朗却明媚动人,很符合人情小说的风致。说到这部书,后来我看过很多评论的文章,观点大同小异,那就是一致不喜欢张无忌。在这一点上体现了一点独立的精神,我很喜欢张无忌,因为我觉得他和我自己很像。每个人都说张无忌性格软弱,但我知道那是因为他心太软,所以缺少杨过乔峰的果敢决断。金大侠说他不适合当政治家,我想不当就不当,也没什么大不了,且挂冠远去,江湖深处,自有快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