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由晋商想到创业者[六]
第七篇 有银子大家一起赚(结束篇)
晋商不是以某一个“红顶商人”而闻名,而是以乔家、曹家、常家等巨商家族和驼帮、船帮、票帮这样的行帮著称,是群体的力量造就了他们的辉煌。晋商的团结不是空洞的、形式化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如纽带一般把晋商紧紧地聚在一起;严格的家规和号规规范了所有者的行为举止,所有者的身先士卒促使他人心服口服地遵守同样的制度;在抵抗外敌的过程中,晋商更加团结一心。雄霸商场,除天时地利之外,缺少团结一致能行吗?
第一:两个精神支柱。关公的仁义和诚信是经商所必需,晋商信奉关公,把关公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锻造了诚信为本的商魂。因此,在与各商帮竞争中,晋商在精神上早已经先胜利了。
中国人有崇拜财神的传统。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春秋战国时的越王的上将军范蠡。武财神为道教传闻中的人物赵公明。而晋商尊奉的财神非上述两位而是关公。因为关公具有“义薄云天、义利分明、义不苟取、信义昭著、言必忠信、信必笃敬”等美德,所以被视诚信、忠义为做人、经商之基本准则的晋商奉为财神。
晋商东西奔忙,南来北往,非常需要一个中心。怎样才能把散离四方、五行八门同乡聚集起来,于是,关公便被推为各地晋商的“同乡会会长”,充当着精神支柱的角色。他们不仅在店铺和家中供奉关公,而且还在各地的晋商会馆中建立规模宏伟的关公神殿,甚至有的地方把山西会馆修建成“关帝庙”的形式。其目的就是请这个神威广大的“同乡”,日夜监督他们的全部精神世界和商业交往活动,同时从关公身上吸取无穷的正气力量,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防卫能力,有效地规范商业行为,使商业活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晋商的另一个精神支柱是会馆。在激烈的竞争中,晋商深感“休戚与共,痛痒相关”的重要,为了应付“操货交接,起落不常”的局面,迫切需要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于是,晋商在足迹所致的地区,建立了会馆,既作为“谈生意””的“中心”,又是他们聚会“睦乡情”之所。
如果一人有难,众人自会鼎立相助;如果一友客死异地,则众朋必悲哀不已;如果一商失利,自有众商相济,帮助度过难关,再谋发展。平时,会馆重在叙乡情,也在不断为同乡排忧解难。共同的精神支柱如纽带一般把晋商紧紧地聚在一起,从而让群体的力量造就了他们的辉煌。
通过以上内容创业者是否思考如下:
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柱的,为的是使自己的行为处事不致孤单。晋商经商讲究“信义”,但“信义”的实行却不是那么容易。当利润暂时让位于“信义”,旁人会觉的晋商傻,晋商也未尝没有问过自己这样做值得吗。但他们仍倾向于“信义”,原因他们心中偶关公这尊神。关公给他们的行为做出公正的评价,让他们心安,并鼓舞他们在讲“信义”的道路上走的更执着。
第二:自律才能律他。所有者如此遵守家规和号规,给自家兄弟和职员树立了榜样,传达给经营者和员工的信息是:这家东家的品质很好,值得信赖。人们也就愿意为他们工作了,且也和东家一样遵守号规。
商界需要自律。商人经常与钱打交道,如果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想着卷款潜逃,或者想拿去花天酒地,事业就无法得到长足增长。只有约束自己的欲望,将遵守规则深入骨髓,企业才能正常运转。
晋商乔映霞主持乔家修订的乔家家规: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有的票号用契约的形式明确规定:“财东不许管理店铺业务,不可随意安排伙友。”有的票号则明确写着“不用三爷”。事实证明,要使“晋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山西商人”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包含着独特经营方式、团结的群体,就必须依靠自律规范自己行为,依靠自律把众多商人“绑在一起”,使“晋商”成为一个可感知到一个强大的经济群体。
晋商还有一个圣物——官秤。“官秤”并非官方所定,是晋商自己“公议”而定的。官者,公也。商人做生意要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为了买卖公平,杜绝大秤进小秤出,众晋商“戥依天平”,维持整个晋商的信誉。如果发现其中偶而出现害群之马,变“举秤禀究官治”。
此外,在异地经商的山西人也常在经营上采取步调一致的做法,通过会馆他们协议出许多行业共同遵守的规定:如卖剩下的货不能在三个月内跌价,不得在人家店内勾引客买货,违者要予以惩罚。晋商对自身以及经商活动的自律,有效地促进了家族的良性延续、企业的顺畅运转以及整个晋商整体的团结。
通过以上内容创业者是否思考如下:
团结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它意味着希望团结起来的每一个个体首先必须身体力行一些艰辛和忍耐。自律才能律他,这是很显然的道理。自律是使人遵守规定的最好榜样。如果每一个个体都严守了规定,团结起来就不成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