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的安静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场所,他常在茶馆看书、与朋友探讨中国经济的走向与发展前景。国内经济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很多所谓的发展奇迹你方唱罢我登场,胡建忠想知道这些“经济奇迹”沉浮背后的故事。为此,他曾去过几十个国内知名企业,包括像当年全国的榜样大邱庄,在大邱庄,他与闻名全国的“四大金刚”一一交流,认真总结和分析他们的得失,形成了第一手资料,并把他们整理成案例,讲授给他的学生和同事。
他说:“我是喝六盘山的水长大的,我的心灵像那泉水一般纯净,六盘山养育了我,同时也告诉我一个道理,人生应该有追求,要靠奋斗,我从小就树立了我的目标,并且执著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我为我的目标奋斗了25年,我还要继续下去。”
职业感悟
碌碌无为和有所作为本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是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充满耐心地、脚踏实地、慢慢地向它靠近。但只要有梦想,就会发现目标在你心中不再那样遥远。
梦想会让人觉得时间在身边的流逝过于迅速,但目标却逐渐清晰起来,清晰的目标会刺激你的欲望,你对生命的感知也由此变得具体,在那时,你可能会给自己进行一个更恰当的定位,因为在接近目标时,你可能在根据新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离目标越近,你越发觉得目标不再是梦想,它不像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它甚至已经完全可能唾手可得。
学习和等待非常重要。怎样向别人证明你更高一筹,只能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自我,在看似没有差别的工作中,能够做得更加有声有色一些。在不知不觉中,会发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慢慢地发生变化,在这种不断重复看似琐碎无常的工作中也能体现你的个人价值。等待也同等重要,机遇不会大度地赐予每一个人,需要耐心和平静,但只要等待,并做好一切准备,机遇到来时才能轻松地抓住。
用25年的时间,胡建忠实现了他由六盘山到北京并在事业上小有成功的梦想。胡建忠的发展伴随着四次职业升迁,每一次升迁都渗透着他对未来的精心筹划和奋斗。还在基层营业所时,他希望能进入县城,进入县城后,他希望能到省城,进入省城后,他又梦想能到北京。他说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有梦想,认真走脚下的路,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胡建忠一生迷恋于教学,沉醉讲台,他擅长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然后再通过几乎由自身形成和积累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使工作在手中驾轻就熟。这种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是成就其事业的重要原因。
谈到目前会计行业的现状,胡建忠认为,中国会计行业的局限性太大,国有企业的会计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表水平上,没有深层次的东西,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也没有参与运行管理和风险控制。国有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够明晰,看得见的政策的手比看不见的市场的手力量更大,人员的升迁没有完善的机制,没有和业绩很好的挂钩,缺乏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模式。
他说:“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快,民营企业的CFO和老板的关系仿佛是过去的东家和掌柜的关系,没有形成业界行业自律机制。作为老板的附属物,更没有机会发挥作用,他们的关注点仍停留在如何替老板看好钱,如何避税。因为规模比较小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诚信的基础薄弱。信息的披露方面没有社会化,虚假的东西太多。”
“主要原因是会计的外在环境整体还比较差。比如评估,很多评估公司并没有遵循应有的原则,而是为了找市场而放弃原则,由于中国评估、咨询和资信调查市场刚刚起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因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胡建忠认为,建立中国的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社会整体都需要诚信建设,只有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起来,喧嚣一时的报表粉饰之风才会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