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认识会计正文
 

塑造21世纪财务经理新形象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发布时间:2004-12-31  作者:汪祥耀   编辑:ycy

阅读:8173  打印   RSS 字号:||
  视野按:本文为作者在浙江财经学院和浙江知识经济俱乐部举办的培训班的演讲。作者为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分院副教授、博士。

   如何塑造二十一世纪财务经理新形象,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方面,先讲讲如何跳出财会人员的旧形象。就形象来讲,到底什么是新形象,什么是旧形象?新形象是什么样的,旧形象是什么样的。这个我刚才讲了,不大好总结。但是,尽管不大好总结,我还是得勉为其难。既然要讲新形象,我总得先把旧形象讲一讲。那么旧形象大概是什么情况呢?按照我的总结,财会人员第一个旧形象是比较保守的形象。为什么讲是保守形象呢?我们从过去的电影、小说等等,给人看到一个财务经理的形象,就如同一个封建社会的帐房先生,带一个手杖、一个算盘,带一顶瓜皮帽。即使到了几十年前吧,说起一个财会人员呢,总是一个要么年纪比较大的老头子,或者是一个大妈、大嫂的,这个形象总是比较保守。这个保守,不仅跟形象有关,实际上和工作上也有关。因为会计上确实是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这样的话,以前的会计人员基本上都是很本本份份、兢兢业业的、很拘谨的一个形象。实际上这也和我们以前讲会计中的一个原则即保守原则有关,该原则要求我们会计一定要保守,任何事情,情愿是少讲成绩,多讲错误;在利润上面,我们多讲费用,少讲利润。我们会计上讲保守原则,或者讲是审慎原则,或者讲是谨慎原则,都是这个概念。那么这样的话,给人家的感觉当中,社会上的会计是很保守的。这是我总结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人们觉得会计比较刻板,或者说比较内向。刻板实际上和保守是连在一起的。做事情上好象很少有通融的余地。大家叫你做什么事情,会计就是这么做。好的理解是按章办事,不好的理解是开拓工作心不强,就是从事各方面工作都比较刻板。我想起我们以前读会计,几十年前读会计时,人家给我们讲会计的形象,说过去的老会计,做帐的时候严格做到日结月清,如果当天帐上和现金余额差了一分钱,我们老会计会一晚上都不睡觉硬是把一分钱的帐给找出来。这在我们几十年前读书的时候是很感动的。觉得老会计的敬业精神真不错。但实际上时代变了以后,象这一分钱的问题,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和我有同感,时代变了以后,这一分钱可能就不再变得那么重要了。为什么不变得那么重要呢?首先,我们帐里面,在改革开放以后,一分钱的含义变得小了。大家知道,我们到超市去买东西的时候可能是四毛八分钱,你给他们五毛钱,那个两分钱可能就是没找。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呢,现在有些企业具有外币存款,在外币折算的时候,也就说在外币折算为人民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两分钱的差额。第三个从更大的角度考虑,当然一分钱的错误有可能蕴涵着会计的大错误,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比较少。假如说我们有更重要的工作去做,却为了一分钱的差额而不做,就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么这种观念是一种比较老派的观念。但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一分钱就不管了,是一种比较激进的观点,也不是这种意思。这是讲的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大家感觉到,会计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基本上不要技术的工作。这个形象不单单是我们会计表露出来的,社会上面也都认为会计是一个很简单、不需要高深技术的。会计不需要高深技术、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实际上是由来已久。二十世纪初期,就是在美国和英国,今天我们讲美国和英国已经是很发达了,在会计上面已经很先进了,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和英国也把会计看作是雕虫小技,仅仅是一种算算帐的雕虫小技。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还没有将会计列为大学课程,也没有大学会计教授。到了我们中国,也是认为会计是一种雕虫小技,这里我可以讲几个例子。一个,会计上面大家觉得比较简单,所以在基层单位中,尤其是在一些企业里面,领导把工人从车间里调上来当会计往往认为是照顾他一个工作。将会计看成是照顾性的,并不是认为它是一种专业工作。你表现好了,你是我的亲戚,或者是我的七大姨、八大姑,把你照顾到这个会计岗位上去了。这样做,在观念上就认为会计是一个简单的、不需要技术的工作。这个情况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当中就比较好转,但是在国营企业,这个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我别的不说,我以前在香港工作,去年因为工作关系曾经调到一个很大的国营企业去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个企业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它的总资产是一千多亿,每年的利润就是五十多亿。这么大一个企业,当时我去那边做一个集团的财务主管,我去看了一下工作,我原以为这么大的一个集团又是现代化企业,尤其还是国务院派稽查员的单位,我认为会计工作水平一定很高,但实际上去了解以后,发现相当多的财务人员却是我们一线职工的家属。一线职工在生产工地上,但他们的家属怎么办呢,就放在我们一个实业集团财务部做财务人员。相当多的一部分家属就是这样安排工作的。所以当时我就感觉到要开展一些比较高深的资本运作或者进行比较复杂的报表汇总、比较和分析,就比较难。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都尚且如此,一般中小型企业就更认为会计是不需要专门技术的了。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仅如此,甚至我们个人的经历当中也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二十年前,八十年代初,当然整个时代还没象现在这么进步。当时,我考了会计硕士生,当时的会计硕士生还很少,大概全国只有十几个,是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培养的第一批硕士生。我那时读了会计硕士生,感到很高兴,觉得很不容易读了个会计硕士生,但是从心态当中,实际上,我自己对会计也是没底,也就是说,自己也是看低自己的。为什么呢?我曾经记得,走到大街上,有朋友对我说:“你考上研究生了,向你恭喜。”因为当时的时候,研究生我们国家称为国家队,研究生还是很少的,所以向我恭喜。那别人问你读什么专业,我就说我是会计专业。别人问会计还有研究生?在当时20年前,会计还有研究生,别人就感到很奇怪。并且,确实我自己也怀疑会计到底要不要读到研究生。以后在公共场合有人再问我:“你是读什么研究生啊?”我就说,我是读经济研究生,我就不说读会计研究生了。自己从心态上也比较看低自己,好象觉得会计读不到研究生。当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的文凭不是一个会计学的硕士,是打经济学硕士的牌子,我们觉得很高兴,我们出去是经济学硕士,不是会计学硕士。所以从心态上面,从别人和自己都觉得会计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所以,造成了社会上都认为会计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这是我讲得会计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方面是,大家都认为会计是一个“食之者”,仅仅是吃饭的,食的人,但不是一个“生之者”,就是生产的人。企业领导也好、企业老板也好,或者我们很多在旁的部门都认为会计是一个食之者,不是一个生之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观点呢?这个观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们老祖宗马克思那里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的时候,专门有一章讲到簿记费用。簿记就是BookkeeBRing的意思,是我们会计的前身。讲到簿记的时候,尽管马克思把簿记看成是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也就是说,既讲它具有一个反映功能,又讲它具有一个监督管理控制的功能。而且也讲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个道理。但是马克思在分析簿记费用的时候,是把它作为流通费用的一部分来处理的。那么,既然把它作为流通费用来处理,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会计是不创造社会价值的。那么,既然是不创造社会价值的,那么必然就是一个服务人员。所以这个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从马克思那时的经典政治经济学家,到现在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会计是一个服务职能,也就是一个辅助的功能。那样说到底,我们会计仅仅是为生产部门服务的,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意见的,但是会计并不是一个生之者,也就不会创造价值。那么,会计到底是否创造价值呢?我们浙江省的《浙江财税与会计》,也就是我们浙江省的会计会刊,正在专门探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后面还会再谈到。这是讲的第四个方面。
   此外,大家还感觉到会计人员比较难以相处和沟通。而会计人员难以相处和沟通,又和前面讲得会计的保守、刻板、内向这个观念是相辅相成的。美国有一个咨询公司,根据美国的情况,对会计人员作了一个形象调查,调查的结果,别的部门和领导大致都认为会计是不能很好相处的,其中的比例是这样的:认为会计人员比较好相处的比例只占50%,而高层的管理人员认为会计人员好相处的只占6%,而人事干部认为会计人员好相处的只占10%,美国是这种情况。美国的会计应该讲,比我们的功能发挥得更多,比我们更积极,在这种情况下,还认为会计不好相处,那么在我们中国的话,大家更会觉得会计比较刻板、比较难以相处。这样的话,造成会计的整个形象是一个比较灰暗、比较保守、比较内向、比较难以相处的、知识层次又比较低下的,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对我们会计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社会上年年讲,怎么样提高会计的地位,而且中央也比较重视,但是这个问题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上对我们会计的成见很难改变,另一方面,我们会计的职能也没有好好地发挥,这样就形成会计一个比较旧的形象。
   那么,这个旧的形象,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我们会计人员天生本性就比别的专业人才能力差一点呢。会计人员与别人一样,都是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毕业以后,只不过是专业、行业选择了不同,找了会计专业。读了会计专业,我的性格就变得内向、保守、不愿意同别人沟通,是不是会计天生就这样的呢?实际上,会计这个旧的形象的形成并不是会计的本性使然,会计的本身性格并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为什么会计会产生这个旧的形象呢?我认为,特别是建国五十年来,会计的旧形象,主要是由我们国家的旧的经济体制决定的。中国的旧的经济体制是怎么回事呢?我可以做一个高度的概括,用五句话。中国经济旧的体制,实际上是五个决定,即国家决定了计划,计划决定了财政,财政决定了财务,财务决定了会计,是这样一个关系。也就是讲,国家把计划定下来了,我们财政按照计划来安排全年的财政预算,而企业财务又是为财政服务的,企业的会计准则仅仅是企业财务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在文革之前、统收统支的情况下,企业根本就没有什么财务可言,说到头,企业所有的事项都依属国家计划的安排,作为企业来讲,供、产、销都没有权利,那么企业的会计只能是一个很简单的核算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仅仅是做了一个文字、算盘的工作,仅仅是做一些很简单的属于财务附庸的事情,又在没有财权的情况下,那么你说会计要有怎么样的高的形象、怎么样的一个能力去发挥、怎么样提高地位,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说,旧的形象主要是和改革开放前的旧的体制是相联系的。上面,我把旧的形象笼统地概括了一下。那么,这个旧形象怎么办呢?我们要把它跳出去。那么怎么跳呢?如果宏观环境已经形成了刚才所说的这样的体制,我们财务靠自己就能改变这样的形象吗?很难。现在,我们要改变这个旧形象的话,我们需要宏观的客观环境的配合。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讲到第二个部分。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财务经理 新形象 的新闻 关于 财务经理 新形象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