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女CFO的创新立场——访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谢云双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深航”)在中国民航公司里是个小公司,但就是这个“小公司”却创造了大效益。深航连续12年保持盈利,是目前中国单位成本最低、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之一。在深航的管理管理实践中,其“低成本预算管理”被评为国家创新成果二等奖;在内部推行的“平衡计分卡”和“精益六西格玛”等管理方法也已取得明显成效。
能取得这些成绩,身为总会计师的谢云双女士自然功不可没。在她担任深航总会计师的三年里,深航总资产增长了241%,经营收入增长了79%,累计纳税10多亿元。
《新理财》记者就深航的低成本财务管理模式和公司的财务变革等问题采访了谢云双女士。
《新理财》:深航的低成本管理模式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谢云双(以下简称“谢”):航空公司中,最大的成本就是飞机。飞机的机型一旦确定,后期的维护和人员训练费用就基本确定下来。因此,前期的飞机机型引进非常重要。我们开始只引进“波音”系列飞机,一般只引进两种基本机型。这样,后期的飞机维护和人员训练费用将大大降低。航空公司中,飞行人员的训练费用与飞机维护费用非常高;如果机型多样,这两项费用必然大幅上升。
财务人员不能只在后台,要走到前端,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我们公司引进机型的谈判,我都要参与。在内部管理方面,深航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从而全面降低成本费用。
《新理财》:请您具体谈谈这三项财务管理实践。
谢:深航实行的是“低成本预算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以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综合计划为依据,以降低成本为主线,将公司的预算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有机结合,强调科学合理规划目标成本,并将其作为预算标准分解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通过预算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一旦发现与目标成本之间存在差异,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最终,以预算目标考核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与此相适应,在公司内部变革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构建以预算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四级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综合管理部门、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及预算责任部门。
预算编制方面,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归口管理、逐级汇总”的程序,把成本预算细化到每架飞机或每条航线下的每项支出,费用预算细化到费用的每一个项目,并对每项支出进行部门和费用的双重控制。
就预算控制而言,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手段,重大决策过程实行预算源头控制,对飞行运营过程和日常管理过程采用事中控制,及时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并建立预算反馈制度。
成本控制是公司战略的核心内容。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组建成本控制机构,公司级的成本控制委员会由公司总裁挂帅,总会计师具体负责;在财务部门设立成本控制工作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在各部门和分公司设立成本控制专员,负责成本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报告等。
其次,实施成本项目管理,针对可控性最强的航油、维修、配餐、后勤等成本成立专门控制小组,对相关成本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体措施。通过这些具体措施,降低了公司成本,例如,人均旅客餐食份数降低了10%,机供品回收率控制在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