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我们结合“六西格玛”把控制方式向流程化、系统化转变,通过改善流程来提高管理效益。
民航运输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的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深航除积极扩大融资渠道、降低成本等传统方式外,还积极应用创新金融工具来降低财务费用。比如,在公司购买飞机时需要大量贷款,这时,我们经过深入分析,感觉到人民币升值不可避免,于是在人民币汇率放开前将所有人民币长期贷款转为美元贷款,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财务费用。
又如,根据市场的发展,我们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币保值业务。经过与多家银行的沟通、谈判,设计了符合深航用汇情况的结构性短期美元债务保值交易方案,成功进行了一年期结构性保值交易,成为国内航空界最早开展金融衍生品利率掉期业务的航空公司之一。
另外,我们还积极与银行和供应商合作,推广买方贴息票据支付结算业务,比传统贷款降低财务成本50%以上。
《新理财》:公司这些财务措施需要财务管理结构的改变来保证,深航对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做了那些改变?
谢:深航对财务系统的组织结构做了很大调整。
首先是计财部和结算中心分家。按照“收支分离”原则,将财务部拆分为计财部和结算中心,计财部承担计划制定和成本管理,结算中心承担收入管理职责。
其次,向外站营业部外派结算经理,实现结算服务、监管、收入分析等职能前移,以保证票据收入准确、及时归仓,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时间价值。
飞机引进是公司的重大项目,涉及到很多部门。原来深航的飞机引进室隶属于办公室,而资金室隶属于结算中心。这样,当飞机引进的业务量很多时,相互的协调非常麻烦,成本很高。因此,我们整合了相关部室,将其全部纳入计财部,将原来跨部门的协作变为部门内的协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飞机引进时间。
我们推行了财务机构改革,将所有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归入会计分析室;将计划与统计职能统一并入规划管理室;创立了维修成本室、基建及培训成本室以控制大的专项成本;结算中心按照国际国内票证的不同职责重新划分科室,并按照营销系统模式设置大区财务经理,管辖全国四大区域的结算收入。
深航对财务系统所有管理岗位实行公开竞聘上岗,经过笔试、民主测评、小组讨论、面试等各个环节,以最后的综合得分为主要依据,确定岗位人选,有力地保证了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对下属子公司实行“委派制”,受委派的财务总监主要负责消除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早发现财务风险;母公司定期对派出的财务总监进行考核,以确定工资和福利;派出的财务总监要定期向母公司报告分公司的情况;为降低子公司管理层和财务总监之间的“默契”,实行子公司财务总监定期轮换制度。
《新理财》:平衡计分卡和六西格玛是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但在国内很多企业应用的并不好,深航为什么能够在公司顺利推行并取得成效?
谢:公司推行平衡计分卡和精益六西格玛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目前看效果显著。深航善于接受外来新鲜事物,公司老总到下面员工对这两项管理方法都非常接受,没有其他公司那么大的阻力,所以在推行过程中进展顺利。深航的文化注重执行力,当公司确定战略和具体措施后,下面的部门和员工都能够迅速响应,快速执行。
深航非常注重企业人才培养。我们在财务部门推行了很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跨部门合作,打破财务系统各部门的局限,在公司培训部设立财务专职培训岗位,建立由培训部负责各项组织落实的培训体系;二是在行业财务系统中首推“新员工导师制”、“在职培训学分制”等;三是主张人才的“360度全方位学习”,倡导员工向领导、下属、同事、顾客等身边所有的人学习与借鉴的风气。
深航还提出人才管理的“三三”制,即财务管理人员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核算,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合同谈判。通过这些措施,使财务部门的员工开始将大量精力转向处理财务规划、成本控制、航线效益分析、飞机引进、资金管理等专业管理方面,进而真正提升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