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李引泉:百年名企财务秘笈(2)

来源: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05-17  作者:刘瑾   编辑:accliu

阅读:2932  打印   RSS 字号:||
从1872年12月26日创立至今,招商局已经走过136年的历程,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换,这家“百年老店”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活力,而财务,是支撑这种活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制度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除去对宏观局势的正确应对,李引泉还要处理一些常规事务,而这些事情,也恰恰是他认为国内CFO 最重要的任务。李引泉是从2002年就任招商局CFO的。作为一名跨国集团的财务领导人,他上任伊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

招商局属于大型集团企业,旗下有多个子企业,将近2000名财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准则,形成招商局特有的财务文化,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李引泉说:“会计核算与管理是一个CFO 最基础的工作,是做其他工作、发挥其他作用的基础。”

他认为,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梳理制度和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统一的财务信息体系,保障财务会计制度的规范。

招商局是跨国企业,它的业务遍布全球,资产以及相应的现金流输入约有60%多在内地,30%多在香港以及海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计制度和准则是不同的。招商局有两套财务信息系统,这两套系统在制度、流程上都是分开的。

“我们为所有相关企业提供两套会计信息系统。大的原则是:如果境内外整体制度一致,我们就归一;如果不一致,我们就内地做一套,香港做一套。如果你按我们的财务系统记账,可以同时出两份报告。”

李引泉告诉记者,招商局内部的财务管理分析早年适用的是香港政策,内地推行新会计准则后,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集团开始采用内地的会计准则,并使用人民币报表,当然,境外企业会按照当地准则,独立核算。

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招商局搭建了集团的会计报表合并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又搭建了财务分析系统(也称商业智能系统),这样,既把内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起来,又能保证各自的完整和独立。

在分析系统之上,招商局建立了自己的财务模型,这是把握整个集团发展的综合工具。这样,就形成了核算基础上的综合发展机制。每年做预算的时候,他们都会用财务模型预测未来5 年,特别是第二年的市场发展状况,根据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原则,预测投资的空间和可行性,据此进行规划,以保持集团的健康发展。

李引泉说,在过去9年里,制度和准则方面的工作要占到他精力的三分之一,因为这是整个财务管理的基础,基础做不好,其他的工作都要受到制约。

为企业发展提供财务支持

李引泉说,CFO工作的第二个要点,是从财务管理角度,为集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这个支持不仅有资金上的,还有管理和其他技术上的支持。

“企业扩张的时候,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从2002年到2008年,招商局发展比较快,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总资产从2000年的500亿元,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亿元;净资产则从100多亿元发展到目前的900多亿元。2003年到2006年,我们的综合指标,包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基本上都翻番;2007年一年就实现了翻番;2008年受外界影响,一些主要指标有所下降,但从过去10年来看,整体仍呈上升趋势。”

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每年,招商局的投资额都会达到100多亿元,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200多亿元。管理支持也很重要。李引泉认为,信息的归集、会计基本核算、基本财务报告,以及综合财务分析工具,都会对一个集团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预算还是决算,都要经过预测,才能支持企业均衡的发展同时,要在方案执行过程中进行检测,以便根据外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使企业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我所说的均衡,是指企业主要指标增长的均衡,比如现金流、负债率等。要从财务宏观管理角度保证集团的综合发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会计人物 的新闻 关于 会计人物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