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哈里·安松·斐内(2)

来源:会计之友   发布时间:2010-10-14  作者:陈雯   编辑:zlcx

阅读:768  打印   RSS 字号:||

《会计原理——高级篇》于1924年初版发行,但其自第2版出版(1934年)到第3版的出版(1946年),经过了十多年的间隔,第3版对十多年里会计理论的发展、所颁布法律对会计影响,以及对不同事项讨论的相关重要变化等均得到了全面反映。修订后的《会计原理——高级篇》第3版由30章组成:第1章、第2章、第3章——合伙,第4章——代销,第5章——投机账户,第6章——分期销售,第7章——保险,第8章——报表和账簿的更正,第9章——事项说明,第10章——清算人会计核算,第11章——变卖和清算报告,第12章——总公司和分公司会计核算,第13章至22章——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核算、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盈余表、合并损益表,第23章——兼并和融资,第24章——外汇,第25章、第26章——财产与信托,第27章——预算,第28章——政府会计,第29章——银行会计,第30章——股票佣金,附录思考与练习。斐内在《会计原理——高级篇》第3版中,对相关内容做了总体上的安排与调整。关于合伙企业、投机账户、分期销售、保险、报表和账簿的更正、清算人的会计核算、变产清理报告、总公司和分公司会计核算、预算这些章的内容未做变动,但对引入的举例材料却经过了更新。对合伙企业的清偿这部分内容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然而计划支付给合伙人的现金安排在清偿之前,甚至在资产变卖之前就已经准备。这个计划安排有许多优点,其中就免去了每次分期付款前为支付现金准备工作底稿的需要了。合并报表的提出与先行会计实务相一致,对实体理论在脚注中也有了说明。斐内对当时母公司账簿中在反映子公司的损益和从子公司分得的股利时存在两种核算基础,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有欠妥当。第一,是因为这样没有人能够准确保证解释母公司的报表,除非他清楚知道运用了哪种核算基础。第二,是母公司在两种核算基础间转换的事实证明,其主要是为了制造好景象。斐内建议在按照一种会计核算基础前提下,采用合法和效益的原则办法,即通过母公司账簿中的投资账户来记录母公司损益的份额,但是将未分配的子公司收益作为母公司的盈余或在母公司净收益下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加以反映,这就表示这些未分配的子公司收益是不能用来分配股利的。这个做法确实限制了母公司本应享有的一些法律权利。Charles A. Glover评论道,这本书在高级会计教科书中赢得了最高的褒奖,1923年出版问世至1928年就已经7次再印刷足见其畅销程度。

《会计原理——初级篇》于1932年初版发行,当时也由30章内容组成。此时,斐内开始打破常规,从单一业主的角度转变为从公司角度谈论会计问题。他注意到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很少关注会计记账程序问题,因此书中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前要完全掌握会计记账程序的各个步骤。但随着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该书已迭经修订。到第8版时,除原有的优点仍然保持外,不仅整个结构均已改观,且内容更加完全和深广。在深度上,它已淘汰了那些接近于中等专业学校水平的内容,而注重于有关会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在广度上,则包括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方面的内容。《会计原理——初级篇》第8版中, 24章主要介绍了会计产生信息的制度、会计理论简述、损益的衡量、传统的记账程序、会计循环、重复性交易的处理、货币性资产——现金及证券投资、货币性资产——应收款项、存货计价及控制、长期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企业组织及其他形态、营运资本来源及用途表、现金流转分析、有关制造业务的基本观念、制造成本制度——分批计算成本法、制造成本制度——分步算成本法、标准成本、责任会计、成本—数量—利益分析、物价水准的变动及补充报表、所得税的考量、合并报表、资本预算简述和财务报表分析等。

“会计原理系列教材”问世后,先后由三代人相继进行了修订,第一代作者是Finney本人,第二代作者是Finney和Miller,第三代作者是Johnson和Gentry,到目前已经发行至第11版。自1930年以来,H. A. Finney及H. E. Miller两位教授因著作本书而享誉全球。近年,又由华盛顿州立大学Glennl Johnson博士及Emory大学James A.Gentry.JR博士加以修订改写。“会计原理系列教材”作为一套在当时最具权威性且久享盛誉的会计学教科书,它也是一本内容比较全面的、可供高等学校教学和会计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使用的会计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后来,H. A. Finney和赫伯特·E. 米勒(Herbert E. Miller)合作对“会计原理系列丛书”进行了多次修订并连续出版,该套书十分热卖,经多次印刷总共售出了200多万本。该书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突出优点就是立论精允,行文以深入浅出见长,而编写时又能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读者易学易懂。此外,该书每章均附有一系列难易程度不同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供读者思考和练习来巩固学习,加强理解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斐内的著作不仅在当时在会计教科书中占领权威地位,并且对后来的相同论著有着深远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其编写时都很好地运用了现代教育原则,就是从简单到复杂,按照逻辑顺序一步步由浅到深地说明问题。全书财务管理与会计并重,且包罗了美国权威会计组织最近发表的有关公报,其目的在于介绍财务信息如何用财务报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解释这种形式的会计观念及技巧,并进一步说明如何使用这种会计信息来制订管理政策。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财经类的图书馆没有收藏斐内的会计原理系列丛书,则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就是不完整的,由此可见人们对这套书籍价值的高度认可。

斐内的基本会计理念是,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非常广泛且无所不在。

【主要参考文献】

[1] 约翰逊,金屈莱著。斐内—米勒会计学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会计译丛》小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 王泰昌,李皇葵,林宏儒。最新初级会计学[M].澳门:罗拔书局印行。

[3] 许家林。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H. A. Finney.1932.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Introductory.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5] H. A. Finney.1946.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Intermediate.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6] H. A. Finney.1946.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Advanc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7] Herbert E. Miller.1947.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Intermediate (Book)。 The Accounting Review, Jan, Vol. 22 Issue 1, p95, 1p.

[8] Harry H. Wade.1947.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Advanced (Book)。 The Accounting Review, Jan, Vol. 22 Issue 1, p96, 2p.

[9] G.L. Johnson, Jr.J.A. Gentry. 1980. Finney and Miller's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introductory.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10] ,2005-10-12.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哈里·安松·斐内 会计名人堂 西方会计名家 的新闻 关于 哈里·安松·斐内 会计名人堂 西方会计名家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