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管理学家、教育家,新中国会计教育事业开拓者和会计准则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厦门大学首届南强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厦门市第八、九届政协顾问,首批国家专家津贴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会计学会第二至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葛家澍教授,于2013年11月25日3时40分安详辞世,享年93岁。今天,我们满怀崇敬与不舍,在这里举行送别仪式,缅怀葛家澍教授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无私奉献、堪称楷模的一生。
葛家澍教授,江苏兴化人,生于1921年3月。幼年丧母,一生历经磨难。因战争与生活所迫,颠沛流离,艰苦求学。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求学期间,刻苦勤奋,上下求索,于194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他怀着强国兴教之理想,投身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葛家澍教授是我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会计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近七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为厦大会计、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葛家澍教授曾担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经济学)第一、第二届成员,中国会计学会、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会计教授会、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中国工会会计学会、福建省会计学会、福建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多家协会的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或顾问,以及《会计研究》编委会委员,《财会通讯》名誉主编,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等职务。
葛家澍教授是一位执着求真、勇于创新、“独树一帜”的著名学者。他一生潜心学术研究,刻苦钻研、独立思考,追求真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学术界一派“崇拜苏联”的氛围中,他凭借科学家的求实态度和战士般的勇敢精神,直指苏式会计的缺陷,提出“资金运动理论”,开创新中国独立于前苏联的“中国特色”会计理论。20世纪70年代,经历十年文革磨难的他,怀着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经过缜密的推理与讨论,提出“借贷记账法没有阶级性,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是继承性的、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的全新观念,打响了中国会计学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20世纪80年代,他身体力行,为中国引入西方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传播“信息系统论”。20世界90年代到本世纪初,他进一步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研究,直接参与和推动了我国会计改革、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2007年以后,葛家澍教授依然密切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并提出各种颇有价值的批评和改进意见。
葛家澍教授一生著作等身,成果累累,主持编写多部在全国影响广泛的会计学教材,其中《会计学基础》和《会计基础知识》两部教材印发量都超过百万册。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现代会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1989年,因其“独树一帜的财务会计教材体系”而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奖”,并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葛家澍教授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留校任教初期,在王亚南老校长的鼓励下,葛家澍教授就与同期的年轻同事组成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研究教学方法,认真培养学生,成为建国后厦门大学第一批新晋升的副教授,担任新中国第一批统编教材《会计学基础》的主编,年仅30多岁就在国内学术界崭露头角,获得认可。作为新中国会计教育、特别是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和拓荒者,葛家澍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创造了多项第一,包括招收全国第一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第一位来自台湾并毕业于大陆的会计学博士、第一个中国会计学女博士、第一位审计学博士、第一位中国会计学博士后,等等,为我国会计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颇有建树的优秀人才。葛家澍教授从1991年起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多年来一直坚持为研究生上课、指导博士研究生,年逾九旬仍孜孜不倦,直到2013年上半年他仍坚持在家里为博士生授课。葛家澍教授以人才培养为生命、以科学研究为生命的高尚品格让我们无比钦佩。作为学术带头人,葛家澍教授为厦门大学会计系会计学专业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呕心沥血,打造了一支特色鲜明、有重要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在多次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所有经济学科第一。
葛家澍教授作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提出了“学科交叉”、“引理入经”、“中西结合”等一系列卓有远见的办学理念,为经济学院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为我国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经济学院之一。他还对学校在“985工程”建设中如何发展管理学科、创办一流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系列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成为当年学校组建管理学院和管理学科的基本原则。
葛家澍教授不仅在治学、育人方面是楷模,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为人谦和、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真挚正派。他对学生不仅传授以知识,更注重对学生治学作风、为人品德的培养;他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特殊业余爱好,全面拓展自己的潜能与综合素质,真正成为一名各方面素质健全、人格完善的合格人才。葛家澍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情操、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为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人生的典范,堪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厦门大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葛家澍教授的逝世,是厦门大学和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会计学界的巨大损失。我们为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会计学家、管理学家、教育家,为失去了一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师长和朋友,而感到无比悲痛。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与工作,为把厦门大学早日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斯人已逝,风范永存!葛家澍教授,安息吧!(此文为11月27日葛家澍教授追悼会上,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所致悼文,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