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审计巨星 光照百年—蒙哥马利和《蒙哥马利审计学》(4)

来源:今日财会在线   发布时间:2004-12-04  作者:文硕   编辑:admin

阅读:9620  打印   RSS 字号:||
    30年代的审计目的主要有三:
    1.就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表明审计意见;
    2.揭露差错和舞弊;
    3.防止差错和舞弊。
    美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以后,审计方法和目的有了明显的发展。在大战期间,许多年轻人入伍,造成审计人员的缺乏,这种状况加快了对编表机的采用,依靠内部控制的倾向也开始明朗化。在1949年第七版中,蒙氏和他的合作者诺曼·J·哈伦特和阿尔文·R·詹宁斯设专章论述内部控制系统。此外,还有73页附录,是关于内部控制的问卷,适用于许多不同的企业。蒙氏还要求审计师必须懂得编表机是如何工作的,知道在哪一点上会出问题,错误如何从机器上反映出来,以及如何改正错误。在战争期间,统计抽样大量运用于产成品质量控制上,而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却甚少。第七版正式改名为《蒙哥马利审计学》(《Montgomery's Auditing》)。
    1949年第七版问世以后,物价没有出现过剧烈的波动。平静的岁月使审计师和学者们有条件安下心来致力于完善审计程序和公认会计原则,扩展民间审计业务。蒙哥马利不幸于1953年逝世以后,1957年,他的志同道合者诺曼·J·哈伦特和菲利普·L·德弗利斯编著并出版了《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八版)。二位作者在本书中继续发展了蒙氏的民间审计思想。当时,虽然会计人员已经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但它还不是审计方法中的一个因素。作者们在“管理咨询”一章中,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的新兴业务——管理咨询业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谈到了电子计算机和电子数据处理。他们认为:这种计算机处理经济信息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致它对会计和审计工作将会带来什么影响,目前还难以预料。
    1957年的修订主要着眼于会计原则和其他专业问题,尚未涉及审计方法的变化。当时,公认审计标准已开始编纂。附录中的一个问卷介绍了审计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它预示着审计重点和组织将会出现重大变革。这些直到下一版才显示出来。
    在70年代,将《蒙氏审计学》推向完善的,是库珀斯·莱布兰德会计公司的三位合伙人德弗利斯、K·约翰逊和麦克劳德。他们合作编著的第九版于1975年在纽约正式刊行。全书共三篇:第一篇共8章,论述审计理论与实践;第二篇共8章,论述会计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审计程序;第三篇共4章,论述审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然而,本书出版后,其社会影响并不显著,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这部名著的权威地位。应该承认,从当时整个世界审计发展的潮流看,第九版虽然已涉及审计标准、计算机之类的新问题,而且,较之第八版,在结构和内容上也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将重点放在会计循环和审计实务上,但是并没有从超人的高度及时捕捉审计理论和实务中跳跃的耀眼火花,没有全面顾及审计理论界,特别是实务界最新的、多方面的需要。这些蒙哥马利的后继者们,都无力跃到世界民间审计发展大潮的潮头上来。与同时代的其他几部优秀审计名著相比,第九版显然黯然失色了。
    进入80年代以后,继承蒙哥马利研究民间审计的传统,为《蒙氏审计学》增添新的活力,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无疑当数杰里·D·沙利文、理查德·A·格诺斯佩利奥斯、菲利普·L·德弗利斯和亨利·R·贾尼克。他们受命于危难之中,对《蒙氏审计学》第九版重新进行组合和改写,尽力让本书体现时代特色,代表当今民间审计发展的最高水平,从而使这部巨著在近年来世界民间审计领域一股否认该书第九版的现实意义的思潮中,经受了考验,维护了这部世界名著的尊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蒙哥马利 会计大师 的新闻 关于 蒙哥马利 会计大师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