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据我所知,许多“外企”在中国发展之初,其设立的办事处管理也很乱,有的甚至整个的内控体系完全是空纸一张。而国内企业,特别是联想、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内控制度非常健全,如对于资金的控制,计划得十分严密。但对一个外国企业的办事处来说,会有很多类似于中国私有企业一个人做主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当一个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处于投资阶段的时候,也会有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所以我认为企业的发展也是有一个“嘈杂——规范——平静”的循环周期的。大家要有耐心和信心去解决这些问题。
《财会学习》:丘先生,刚才席女士谈到,国内企业治理结构是财务经理人“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丘创:我从国企和民企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在国有企业,总会计师由谁任命和对谁负责是很重要的。国企一般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没有董事会的,由总裁来定总会计师这个位置,这种国企天生就有缺陷;一种是企业有董事会存在,但章程不明确,总会计师有可能对总裁负责,也有可能对董事长负责;还有一种企业是有董事会存在,而且章程明确了总会计师对谁负责。
如果总会计师能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就像国外的CFO那样,情况会好得多,但由于国有企业高层领导是由组织部或国资委任命的,而且有董事会的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没有完全分开,这种特殊的任命体制决定了其在制衡机制上的缺陷——由于我们的股东不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的人,所以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形式上符合科学的治理结构,但实质上不符合公司治理的精髓。
我曾研究过英国BBC的治理结构,英国BBC的董事会又叫治理委员会,是由部长提名后,英国女王签字任命的,但是他们与公司的管理层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管理团队里面,治理委员会是管战略目标的,总裁下面还有分管各个事业部的老总。治理委员会理事的薪酬都是由国家支付的,其他所有的待遇也都是由国家定。
为了弥补董事会的治理缺陷,我们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虽然目前不完善,但是一个好的开始,国资委以后要不断加大国企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同时让与企业无利益关系的社会人士越来越多的进入董事会。据说不久以后,以宝钢为首的一批试点单位,包括一些非上市公司,也要建立董事会制度,要邀请不属于国资委的第三方人士参与。至于会计师与这个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国资委会不会通过文件规定总会计师是否要对董事会负责,我们拭目以待。
更为重要的是,在国企特殊的背景下,总会计师的“转型”还受制于企业管理层观念的转型,如果管理层都不认为总会计师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即使有各种制度,也是个空泛的制度。因为管理是和人打交道,如果其他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会计师却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别人根本就不会理。
就民营企业来说,在中国这种环境下,民营企业转型的压力会小一些,因为财务经理人并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可能什么工作都要做,投资也得做、融资也得做,企业依赖你以后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是从极小的资本甚至是没有资本累积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与市场靠拢,即使早期缺乏一些规范,基本上都能按照绩效进行考核,做到奖优罚劣,这对财务经理人的成长是有利的,这方面是国有企业所不能比的。
《财会学习》:徐先生,您刚才谈到,在国有企业中,总会计师在企业的领导层中的排位往往靠后,您认为造成这种排位状况的因素有哪些?排位状况对其职能发挥有何影响?
徐武:众所周知,一般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是排名的,排名靠前的都是董事会成员,董事长就是党组书记,管理层有不同的业务分管范围,他们的排名一般是根据提拨的时间来确定的。
在西方的企业中,CEO是第一号人物,CFO是第二号人物,所以国企必须要有制度来保障总会计师的权利,总会计师的排名靠后对职能的发挥肯定是有影响的,有时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比如,在国外,如果企业接受媒体采访,应该是CEO和CFO两个人见媒体,而在国内,总会计师却很少抛头露面,结果其他管理层成员都去面对媒体,却把总会计师晾在一边。按道理来说,讲到企业财务战略,尤其是报表的时候,总会计师最有发言权。所以说,总会计师是否可以作为二号人物代表企业是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志。
而且,我认为“转型”的关键是不要只拿做报表考核总会计师,如果只限定在根据做报表好坏的标准来评判,那总会计师就只会做报表。应该说,很多总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是很好的,只是没有发挥的舞台,即便企业没有人才,也可以到社会上去找,重要的是要把总会计师放在什么位置。
很多企业的考核指标仍然停留在根据公司报表的指标进行考核的阶段,现金指标却没有,实际上现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总会计师在资金管理上是可以为企业节约很多钱,比如说减少库存、减少应收账款。所以说,考核指标的不够科学同样不利于总会计师等财务经理人的“转型”。
《财会学习》:席女士,您认为跨国公司中的财务总监与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在职能角色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席晓珲:由于企业的类型、文化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很多,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差异在于公司治理基础的职能权限不同。在跨国公司,CFO的级别在管理层中非常高,在公司管理决策中的地位和职责非常明确,这为财务经理人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在国内的民企,根据我曾经在审计中的一些经历得知,财务经理人的职能空间大小大部分由老板决定,虽然很多民企也有健全的职责管理体系,但公司老总对财务经理人的信任度比其能力的发挥似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