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栏目分类
您的位置:测试栏目  >  ACCA动态  >  正文
中国的财务经理人需要“转型”吗?(4)
来源:财会学习  发布时间:2006-02-17   作者:朱俊朴  编辑:janny
打印   RSS   字号: |  | 

“转型”时间表   

《财会学习》: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对财务经理人的要求,顺利完成转型,财务经理人需要加强哪几方面的素质?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席晓珲:财务经理人“转型”的过程伴随着个人素质的转型。财务经理人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书里面的准则和规章更为重要。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靠规章解决的,如果那样的话,就不需要“转型”了,要学会面对问题时抓住关键点,合理制定假设,提出思路,根据思路拟定方案,然后找到最优的可行方案。以我个人为例,前不久人民币汇率变动,在当天BBC新闻报道出来后,公司立即要评估汇率变动对中国投资的影响,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从未遇见过的新问题,也没有现成的公式可遵循,这就要发挥以往累积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了。最后根据我的理解,还是把方案做出来了,而且评价甚好。所以,我认为财务经理人的“转型”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并非单纯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关于总体素质和思路的调整。

丘创:我很同意席女士的观点,应该打破传统思维,因为我们的财务经理人循规蹈矩的能力比创新的能力要强很多,但老板关心的决不是那些循规蹈矩的问题。我在加盟万通实业集团后不久,冯仑董事长的一个问题就把我难倒了,他让我算一下,“万通”目前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当时(1992年)还没有那么多数据,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两天,最后从“万科”董事那里得到一些数据资料,才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事后想想,现在可以把问题处理得更好,不一定没有数据就不能做出判断。
  我们中国人对程式化的东西似乎更感兴趣,这对“转型”形成了阻碍。一个国外朋友曾经问过我:“中国为什么要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有准则不就够了吗?”他们不知道,对于中国企业的很多财务人员,甚至财务经理人来说,如果脱离了这样一个制度,很多业务将无从下手。因为我们的血液和思维方式里,不是根据原则来下判断的,而是根据法律规定来做的,这是大陆法系逃不脱的一种思维方式。今年将出台20多个会计准则,准则体系趋向完整,但我们却不能把企业会计制度抛开,所以说财务经理人的“转型”需要开拓思维、立足创新。

徐武:我认为财务经理人的“转型”过程中,虽然专业的学习很重要,但是在实践中学习更为重要,特别是学一些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当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充分吸收后根据企业特点变成企业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转型”。

《财会学习》:有人说一种职位只有升格为一种资格时,才能提高这种职位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且富有含金量。据此,有人建议引入CFO资格认证体制,让CFO走职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您对此有何评价?

丘创:我认为可行性不大。财务经理人是从实践中摔打出来的,而不是只靠一个证书就能实现的。中国人的考试能力是公认的,可大家想仅仅通过书面考试证明自己是合格的财务经理人的话,那是很滑稽的,你也能看到高分低能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关键是我们无法得到一套有效而标准的试题,通过这套试题甄选出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型”的财务经理人。

徐武:一个证书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包括AA这样举世公认的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证书,也不能说拥有了就等于成为优秀的财务经理人,毕竟实践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

席晓珲:证书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完全依赖它作为一种识别标准。但是这种证书的引进可以帮助CFO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财会学习》:请各位估计一下财务经理人总体完成转型的时间?

丘创:这个很难说,要看外部环境的改善情况,我认为这是决定因素,现在“转型”问题已经不是通过技术层面的调整就可以解决了,因为那只是治标之举。

徐武:我相信不会太久,因为我们各种改革措施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财务经理人的“转型”会随之迎刃而解。

席晓珲: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很长吧,现在我们在履行“WTO”的承诺,开放度越来越大,国内企业的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拖得太久,将会削弱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已有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打印  意见反馈
评论区
    更多评论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