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财会人的考试充电路径(4)

来源: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10-02-02  作者:王思睿   编辑:accliu

阅读:8194  打印   RSS 字号:||
他们正在考试充电的路上,努力着、追求着,他们已经一路闯过,曾经迷茫,更多的是自信和坚持,最终化蛹为蝶,取得成功。考试和竞技体育一样竞争激烈残酷,有契而不舍的争取和壮士断腕的放弃;有成功者的欣喜,也有失利的伤感。
  “注税”梦想在路上

菁华(化名)在一家IT企业任主办会计。她逐渐接受了所在工作单位月薪1800元、不交社保和医保的现状,不过她的适应只是权益之计。

2008年,她通过了注册税务师考试的《税法二》,今年她报考了其余的四门,希望至少通过其中的一到两门。准备考试需要充足的时间,现在的工作单位离家不到15分钟的路程,作休时间较为固定,保证了业余复习的时间,且中午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能让菁华在工作地点也能有闲暇用于学习,于是她在这家小型私营企业拥挤的办公室里,安心工作五个月至今的主要原因。“只要单位继续保证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我会在这里工作直到通过全部注税科目的时候。”

“今后的会计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财务分析能力,不仅仅是记录会计信鼠,而要提供有力的决策信息。”工作9年来,菁华一直希望依靠自身努力充电学习,以寻找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时间,通过业余时间的自修取得大专文凭,她又通过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随后进入一家台资企业工作,实现了参加工作之初,定下的进入外资企业的计划。在这家企业工作的两年时间中,她通过注会考试的《税法》科目,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渐成为老板得力的业务骨干,尤其在税务方面,她提出多项合理合法避税的建议,为企业节省了几次为数不少的税费支出。

然而,《税法》以外的注会其他科目考试中,她经过两次考试后均未通过。2008年,注会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菁华认为自己难以在仅剩的两年时间中通过剩下的四门考试,决定放弃。她发现自己擅长于税务,而且很多规模较大、制度健全的企业急需专职税务会计。考取注册税务师具有发展前景,决定转而攻克注税考试。

菁华一直努力做到考试、工作两兼顾。“一个同学为了准备注会考试,辞职专心复习一年,结果所报科目均未通过。出于现实生活压力,她找到工作先干着,攒够了钱,再考试。这种精神很感人,但从校园毕业了,就有责任自食其力,保证基本生活,而不能以考试的名义,加重家人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所以我始终没有放弃工作。”2008年12月下旬,菁华之前供职的台资公司破产,结束清算工作后,一个月的时间中,她白天奔波于各人才市场,在递交简历、参加面试的过程中度过,晚上回家后看书、做题直到凌晨。

在所有财会类考试中,她认为对会计人职业职业生涯最有帮助的依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但我不适合它。只能放弃。选择难度稍小的考试,在行业领域具有较高含金量,通过后能寻求一定职业发展前途,应该也是较为实际的。”

“审计职称考试也很有作用,审计是监管会计工作的,多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如果能通过这类考试,也能拓展进入各项制度健全规范企业的道路。AA、CFA证书含金量也很高,但精力有限,每人知识结构和基础不同,我会选择对就业和职业前途的帮助最直接、最有效的考试。”

她还认为,考试固然能锻炼很多方面的能力,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只会埋头工作,还得抬头做人,具备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这点在实际工作中深有感慨,是书本和考试中没有的,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考场中,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呢。”菁华微笑着告诉记者。

“通过各类财会类考试,体现了会计人挑战自我、证明能力、改变命运的勇气。”武汉科技学院副教授刘圣妮除在校内承担CPA专门化审计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外,也同时从事了社会CPA考试培训教育工作,她认为通过考试充电,很多会计人在“认真看书、耐心做题、坚强考试”的过程中,感受到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的价值。无论目前和未来经济环境如何,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应对职业生涯的挑战;只要设定目标并不断追求,就拥有对待工作和生活的阳光、积极、进取的心态。

而针对部分会计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却对找工作、职业发展帮助不大”的想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湘希认为,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愚蠢的。包括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进行的理论学习在内,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理念,以期好的理念来指导实务,但不能全部寄望通过理论教育解决所有具体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问题。理论学习的作用是可以建立理论大厦,对实务和理解具体准则具有指导力和说服力。会计准则和理论博大精深,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在理论学习中理解透彻透,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目前的会计工作,知识老化的周期在缩短,知识更新的频率在增加,很多概念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会计从业人员应将终身教育观念作为工作中的常态指导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更多关于 会计人 考试充电 的新闻 关于 会计人 考试充电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