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三]

来源:待查   发布时间:2004-09-28  作者:郭道扬   编辑:admin

阅读:3869  打印   RSS 字号:||

    18世纪初,英国国会开始按政府的主要部门推举产生首席长官,由这些长官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取代了以往的最高咨议机关。由于这些长官通常聚集在一间小小的密室里决策国务,久而久之人们便简称其为“内阁”,“内阁制”也便因此而得名。在内阁所制定的各种政策中,财计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故财政部也因此成为内阁中最重要的一部。英国政府的这种组织格局不仅直接影响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而且也影响到全世界。至19世纪,政府中的财计组织已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务行政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已初步形成由财政、税务、会计、国库出纳及审计构成的组织系统。这是20世纪政府财计组织建设及发展完善之基础。
  
  在20世纪以前企业会计组织的建设却处于滞后状态。就西方国家而言,直到18世纪早期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制度依然是家庭生产制度,包括簿记在内的管理组织尚未曾摆脱家长的束缚。在18世纪的最后30年,由于近代机器工业产生,一些公司里的簿记组织才开始发生转变,并渐自成为近代“公司制度”建立的基础。尤其是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在产业革命的作用下,“商业时代”的结束,“产业时代”的到来,公司里簿记组织的作用才开始显示出来。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进入资本主义垄断发展阶段后,公司里的财计组织才开始发生较大转变。
  
  然而,在进入20世纪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百年间,企业的财务会计组织迅速发展,产生了惊人的组织建设成就,充分显示出后来者居上的发展态势。并且,在此期间企业的财务会计组织建设又影响到政府的财计组织建设,而政府又注重企业组织的发展,由此二者相互配合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20世纪政府财计组织建设的新取向

随着20世纪初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开始改变政府财计组织建设的取向及其管理工作目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政府所确定的财计组织管理目标,基本上在于理财以安江山,取财以养官吏,生财以筹军饷,余财而兴工程,岁岁制国用,量入以为出。产业革命带来工业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外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使国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此国家财政逐步走出“量入为出”的圈子,并在20世纪最终宣告了消极财政时代的结束,积极财政时代的到来。20世纪逐步确定下来的财政目标在于,实行积极预算,坚持科学运作,把握宏观调控,强化微观管理,合理配置资源,稳定经济发展,实现公平分配,追求财政效益。在20世纪经济演进过程中,政府的财计组织建设正是基于这一目标明确了变革发展的新取向。
  
  (一)建立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组织,对国家预算实行科学而严格的管理。进入20世纪后,在预算组织建设方面先行一步的是法国。1919年法国专设预算司全权负责拟定国家预算草案,草案由国会主持答辩后,再由预算司编制修正案。预算成立,由国会授权预算司监督执行。1925年法国又在预算司基础上建立了预算部。并在1930年通过立法确定了预算部在政府机构中的组织地位,自此,法国逐步实现了对国家预算的专门化及系统化管理。
  
  尽管1912年美国的塔夫脱委员会对预算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建议将预算权纳入总统职权范围内,但是,直到1921年为止,美国既无预算,也无正式的收支计划。1921年美国国会在通过《预算与会计法案》的同时,宣布建立国家预算局(后于1970年改为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并将该局置于总统办公室内,其局长由总统直接任命。自此,美国的预算管理走上正轨。1933年美国通过使用“复式预算”,使政府能够有效掌握收支平衡问题:1949年推行使用“成本预算”及1963年采用“计划规划预算制”,又解决了对宏观经济目标的控制问题;而1977年通过决议在各行政单位实行“零基预算”,又进一步解决了预算科学计量、考核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英国将预算组织置于财政部内,规定由首席司——财务司主掌预算编制。1927年,在财务司与供应事务司合并之后,又统一了对预算收支的管理;虽然在1924年以前,日本大藏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算收支方面,然而由于它在三四十年代深陷侵略战争的泥淖之中,故财政预算失常。直到进入60年代之后,日本对财政预算管理才发生转机,至70年代方走上正轨。这时由主计局将国家预算、会计与统计系统管理起来,最终形成了有别于欧美的预算管理组织制度。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二十世纪 会计大事评说 的新闻 关于 二十世纪 会计大事评说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