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财务思想史的演进与价值创造(4)

来源:待查   发布时间:2004-10-06  作者:罗福凯   编辑:admin

阅读:4567  打印   RSS 字号:||
从财务学核心范畴的演进、财务理论学说史的演变和价值理论在经济学、财务学上的差异分析,得出价值创造是财务学主要研究对象的结论。同时,提出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和运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的命题。
  分工和产业的发展使财务主体多样化。在私人、企业、行业(集团)和国家等财务主体中,公司制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务主体。与财务经济核心范畴的演进相适应,企业发展经历了劳动、资本和知识三大逻辑的转变过程。在企业劳动逻辑阶段,劳动是企业最主要的资源,企业能力由劳动生产率、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出来,企业的实质是分工经济和组织管理;在企业的资本逻辑阶段,实物资本是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企业的能力由盈利水平、经济价值增长(EVA)表现出来,企业的实质是规模经济和交易费用的降低。在企业的知识逻辑阶段,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并广泛受到重视,生产要素呈现多样化,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企业能力由价值创造的数量、质量和效率表现出来;企业的实质是保持和增加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价值均衡和价值增值最大化。企业资本和价值是伴随着企业性质的演变和发展而发挥不同作用的。目前,财务价值范畴主要有:经济价值、市场价值、帐面价值、清算价值、分析价值、重置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等。

  担保价值、评价价值、持续经营价值、价值预期、价值均衡、价值指数等,都是财务学的基本范畴。无论是微观经济活动还是宏观经济活动,只要现实中涉及价值计算、价值均衡、投融资分析和价值收益分配及成本管理时,所使用的价值概念都是财务学范畴。经济学上的价值只是理论经济学的抽象价值范畴,一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出现矛盾和尴尬。

  五、要素资本与财务价值:先进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进一步说明

  我国“十五”初期提出了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构想。根据我国工业化进程已处于中后期阶段这一发展水平的认识,我们认为,在我国人力资源、货币资本、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技术、信息及知识等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前三项与传统生产要素人、财、物相似或相同,虽然其质和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四项“技术”即科学技术的涵义,含专利、专有技术、新发现、发明创造、新工艺和新产品等;第五项“信息”即经济组织、个人和国家从事生产和交易等经营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外部情况及其新变化;第六项“知识”即企业生产和交易所必须使用已积累的和从市场上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含已有和购买的知识产权、引进管理经验、聘请经济咨询和购买经济决策等。一个国家或地区,推动其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因素有许许多多,一种生产力因素能否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主要看该生产力是否能在市场上被作为商品广泛地等价交换,并且该商品广泛的市场需求已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同类众多主要生产力因素的集合被称为一种生产要素。一种产业则是众多生产要素的集合。根据财务管理属于综合性价值管理这一本质特征,如果这里提出的六项生产要素符合中国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国情,那么六种生产要素被投入财务资本从市场购入企业后,在财务学上可命名为人力资本、财务资本(含货币、基础证券、衍生工具和易于变现的短期投资)、实物资产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六种资本合计应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最后一行数据的市场公允价值。六种资本称为企业要素资本,六种资本价值及其增值称为财务价值,它是企业的本金及其增值。习惯上我们所说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技术”中的“资本”,多数情况下(会计帐表和政府文件中)是指财务学上的货币资本或货币资金。但在经济学上和生产函数模型中,“资本”则是指机器设备或除劳动力和土地以外的所有生产资料。这给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带来许多混乱和麻烦。中外财务发展表明,财务机制既可调控微观经济也可调控宏观经济。因此,我们把以往适用于工业化之前使用很宽泛的、易于引起概念不清的“资本”范畴严格定义为“财务资本”,它是经济组织、个人和国家进行生产交易活动垫支的货币资金,以及经济过程中实物资产变现和金融资产价值之和。建立财务资本概念,比较符合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趋向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多种生产要素的现实,也符合财务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财务)资本市场客观存在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事实。财务学的发展也要求其概念越来越准确和严格。

  尽管有些专家把信息、知识和教育分别单独列为不同的生产要素,但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使教育成为完全的商品在生产组织之间等价交换。教育的财务资本投入主要形成人力资本。有的专家还把人力资本与非技术劳动力分开。②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有知识智慧的经理人的劳动目前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我们的“人才市场”实际是有限的普通劳务市场。即使以后有了真正的知识人才市场,非技术劳动力与知识人才在中国也不必分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分工不同,人是同质的,只有后天技能上量的不同,大家提供的都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还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的生产要素是机器设备、劳力和技术,把财务资本仅视为连接机器设备、劳力和技术的粘合剂,不是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其实,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劳动是财富(价值)之父”、“土地是财富(价值)之母”的定理上,无视资本市场存在的事实和财务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的现实;也无视科学技术和信息、知识对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对实践和理论有害而无利。此外,西方经济学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等同,我们则认为二者有别。人力资源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的劳动资源;人力资本则是人力资源即劳动经过流通过程被投入财务资本后并加以开发形成的要素资本,它是人力资源的财务价值。人力资本称为劳动资本更确切。这样,资本结构是组织内部要素资本之间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所有者权益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只能称为财务资本结构。财务结构是要素价值之间的数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而不是会计上资产负债表左边所有资产的价值构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关于 核心范畴 理论学说 价值理论 的新闻 关于 核心范畴 理论学说 价值理论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