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绩效审计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邓:衡工量值审计3个e,en-om ic,也就是节省的程度;effic-iency,即效率;effecteness,即效益,这个要看部门自己定的目标,每一个报告都看这三方面。
记:我知道审计署绩效审计每年审计的项目都不同,决定审计哪些项目,是由审计署自己决定的吗?
邓:基本法赋予我们的权力是我们是独立的,我不受命于任何人,我直接跟行政长官报告,不向任何司长局长负责,也不是向立法会负责,虽然我们要将报告给予他们审核,但立法会不能说给我们一个名单,让我们按单行事,这是不允许的。同时,我们也不会政治化,不可能说某个党叫我们去审,我们就去,这是我们的机制。当然,立法会、党派、市民都可以给我们提议。
记:那立项的标准是什么?
邓:我们会有一个五年的工作计划。现在香港很多公营机构有很多管治的问题,例如旅发局、平等机会委员会等,我们希望可以将这些机构都审一遍。
立项的标准在于,第一,这件事是否重要,用的钱是否多;第二,要看时效性,有些时候如果我们不查的话,证据会全没了。另外,公众关注程度也是标准之一,我们要为民所急,如果一件事接到很多投诉,而我们不做的话,公众当然会问,为什么审计署还不去审。
审计报告先给被审计者看
记:审计署开展工作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邓:每做一个报告我们都会有三部曲,第一步开档案,然后做调查,也就是收集资料,如果资料足够的话,负责的同事就会做个报告,交给我们管理阶层决定要不要放进五年计划里面。
如果五年计划决定做的话,是会有时间表的,项目需要做一个预算案,例如说这个项目需要做六个月或八个月及需要的人手,然后再由首长级的同事坐下来,决定当年需要做的项目。正式开始做的时候,就要跟被审核的部门磋商,定一个审核的范围、一个时间表及一个工序,最后到部门开始审核。
当我们做完报告之后,会就报告所揭露的问题提一些建议。全部完成的报告,就会交给被审核的部门,让他们先看看,这是为了公平起见,就算我批评你,也会等大家交流完毕之后。最终的报告落实之后才会交到立法会。
记:审核之前被审核的部门就已经知道你要来查了,有没有碰到过打招呼、说情、递条子的情况?
邓:有。有时候有些部门会说“我今年忙得像打仗啊,审核可不可以推后一点啊?”通常来说,如果那个时间性不是那么急切的话,晚几个月再做也无所谓的话,这样我们会将就。
记:会不会有人故意不给你们提供资料,影响你们出报告?
邓:他不可以这样做,我有这个权力。
记:但有时他不给你,你也不知道啊。
邓:香港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很多部门里面有很多人“自动献身”,自动给我们提供资料。因为每个机构里面都会有人对机构里面不正常的现象看不过眼,有些人也会不满,例如孙中山文物丢失的案件,这件事就是康文署内部的人爆出来的。
我们的同事干活的时候也有经验,去审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人写信给审计署,提醒我们说“你们应该查这些”,每个部门都会有这样的人,肯定会有的。
整改不力就再审计一次
记:万一你的报告提出的建议对方不接纳,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们会有什么办法?
邓:这就要看我们的跟进措施了。我们的报告上交立法会之后,立法会就会挑选一些出来作公开聆讯,“捉”一些部门的首长,公开在电视、媒体上面作解释,有时甚至会被人骂。这样他们会怕的,你做过的事情要有个理由去解释。
审计署出了报告3个月之后,立法会的账目委员会也要出一个报告,报告会包括同不同意审计署的看法,及要求被审计的部门怎样去跟进改正某件事情,权力相当于内地的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