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乔治·奥利弗·梅

来源:《会计之友》   发布时间:2010-09-21  作者:庄恒   编辑:zlcx

阅读:2098  打印   RSS 字号:||

(作者:庄恒,许家林)

乔治·奥利弗·梅(Gee Oliver May,1875-1961)1875年5月22日生于英格兰德文郡(Devonshire)一个名为廷茅斯(Teignmouth)的小镇,并在廷茅斯语法学校和私塾(1882-1889)、布兰戴尔(Blundell)学校(1889-1891)接受了初等教育。1902年1月1日,他与爱第斯·玛丽·斯洛根(Edith Mary Sloe)结婚,育有三个孩子,其终身爱好包括经济、法律理论、历史、语言和收集英国古银币等。1961年5月25日,乔治·奥利弗·梅逝世,终年86岁。

1892年2月15日,乔治·O·梅成为埃克塞特市ThomasAndrew的一名正式职员,从而为参加特许会计师考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并于1897年成为了一名特许会计师,加入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并在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在离开ThomasAndrew后,他于1897年在伦敦加入了普华会计师事务所(Price Waterhouse,简称PW)。同年,他离开PW伦敦所前往美国,即成为PW美国所的代表。1902年,他成为PWC的合伙人,1909年正式取得美国国籍,并于1911年成为高级合伙人,直到他在1940年退休。

20世纪30年代,乔治·O·梅在担任AICPA副主席(1917-1918)、检查委员会成员(1916-1919)和AICPA基金会副主席(1923-1924)期间异常活跃。但由于其从不喜欢琐碎的管理工作,而喜欢做幕后而不是台前工作,故谢绝了AICPA主席的职位。此外,他还曾在AICPA的其他一些委员会中任职,包括捐赠管理委员会主席(1917-1930)、证交所合作委员会主席(1930-1935)、会计原则发展委员会主席(1933-1936),并曾于1939-1945年期间担任专业名词委员会主席、1937-1945年兼任会计程序委员会副主席、1938至1941年乔治.梅任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主席,他通过这两个委员会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乔治·O·梅还是1947年创立的由AICPA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支助的关于企业收益研究小组的成员。1952年,他帮助起草了研究小组的公告——变化中的企业收益概念(Changing ncepts of Business Ine)。1930年,AICPA设立了一个由6名资深合伙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负责同纽约证交所沟通与合作,并成为该委员会的主席和证交所的首席会计顾问。在任期间,他开拓性地为双方的沟通和合作奠定了基础。1944年他获得了AICPA的金奖。在他去世后,哥伦比亚大学还设立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财务会计受赠机构。

乔治·O·梅对30年代美国会计执业水准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20年代中期美国公司出现了大量的破产倒闭。为此,会计师受到了社会的严厉指责。例如,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威廉·Z·里普利(William Z.Ripley)就曾撰文,鞭鞑高估资产和低估折旧的会计实务,抱怨公司没有披露其编制财务报告的具体会计方法。因此,建议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实施直接的管制。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乔治·O·梅在会计职业界的影响却如日中天。一方面,他坚决反驳社会指责中的片面不实之辞,另一方面,他竭力主张AICPA同纽约证交所联手,以规范和改进公司财务报告。1928年,纽约证交所选中普华为气体供会计咨询服务,乔治·O·梅即成为证交所的首席会计顾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在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和战争贸易委员会(War Trade Board)任职。此后,他还经常为财政部和其他政府机构献计献策,并成为参议院众多委员会的专家。他担任的其他公职还包括全国经济研究局局长(1926-1927)、理事会主席(1928-1929),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1930)和美国统计学会理事(1930)等。

乔治·O·梅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会计执业水准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会计理论家之一。在他的领导下,AICPA与纽约证交所精诚合作,并在1934年发表了《公司帐户之审计》,第一次提出了上市公司必须遵循的6项会计原则。该文讨论了一种对公司和会计原则可行的审计报告的形式,从而为证交所要求上市公司接受年度独立审计提供了基础。这份报告也有助于说服新成立的SEC,使其相信会计职业的权威应该是会计原则,而不是联邦政府。《公司帐户之审计》的发表大大增加了AICPA坚持职业自律的筹码。

乔治·O·梅一生中共为专业杂志撰写了约106篇文章(其中有54篇发表在《会计杂志(Journal of Aountancy)》上,并著有《财务会计:实践之提炼》(Financial Aounting:A Distillation of Experience)(1943)一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斯坦福大学与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都作过演讲,并在1936-1937年间他还成为哈佛大学第一位迪金森讲师(Dickinson Lecturer)。由于乔治·O·梅教授的卓越成就及对世界会计职业发展的重大贡献,因而,他曾获得多项崇高的会计荣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于1950年为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设立专门纪念厅——会计名人堂(Aounting Hall of Fame)时,他与罗伯特·希斯特·蒙哥马利(Robert Hiester Montgomery)和威廉·安德鲁·佩顿(William Andrew Paton)一道成为首批入选的会计名人,并列入首位。

笔者查阅了乔治·O·梅在《会计评论》、《经济季刊》和《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部分文章发现,也许是由于他对经济理论比较感兴趣的原因,在他一些论文中凡谈及会计问题时也涉及到经济方面的一些概念。现择要编译选介如下:

“评基尔先生的基准与标志”一文,刊于《会计评论(Aounting Review)》1956年第4期,本文关注的是AICPA主席霍华德·格林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看法问题。他认为AICPA应该采取一定办法解决已经存在了近1/4世纪的公司财务报告问题。他认为SEC基本上支持SEC与AICPA的联合公告与ACDC(商务部咨询委员会,Advisory mmittee to the Department of mmerce)的报告中所建议的解决方法。正如他的建议书中所表示的那样,正是这一方法才是AICPA应该采纳并加以推广的。对“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介绍,也正是出现在SEC与AICPA的合作中。虽然格林的报告并不认同,但是本文中GAAP含义的定义却非常明确。关于总括收益帐户,格林认为AICPA注意到了对它是采用的一种“勉强趋势”,同时,通过建议发布关于收益与盈余的联合公告可见,CAP在这方面采取了谨慎的行动。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西方会计名家 会计名人堂 乔治·奥利弗·梅 的新闻 关于 西方会计名家 会计名人堂 乔治·奥利弗·梅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