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也确实发现了这个情况,就是盘点仓库那次,她说她从没见过公司的研发仓库管理规定。
当场盘点完以后,她把盘点清单全给了仓管。我说这些我们要让仓管签上字,确认这些误差。我们把资料拿走一份,仓库一份。她说,我们要这个也没什么用。我说没有这个,你怎么证明你盘点过了?怎么总结盘点情况?
她说她以前没总结过,就让仓库给她一个说法,把问题处理完即可。
其实后来我拿到仓库的相关资料,写得很明白,盘点清单财务保存一份。
那个仓库,只是公司众多仓库中的一个,不知道其他仓库情况如何。
后来会计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原则上要告诉他们的主管我们查出的结果。
但毕竟是第一次这样查,我这主管会计也是去年12月才从别的财务岗位转过来的,仅在12月盘点过一次。
后来我说,和仓库讲清楚,以后每月我们都会抽查,告诉他们后果,告诉他们我们要求的目标。
接手新任务
上司交给了我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跟部门核定并沟通预算。
他去核定外围分公司,让我核定总部的经营部门和职能部门的预算,让我直接找部门负责人谈。在组织结构图上,看似这些部门的负责人,比我的上司职位还要高,
说实话,我心里很不能接受这样的工作安排。
第一,我入职的时间太短了,到部门三周,对部门的功能不了解;
第二,不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有些项目,在无知的状态下,不知道如何与部门负责人沟通。上司没有和我交待过任何谈的方向和量化目标,没有上年的基础数据可以比较。公司有会计报表,没有管理报表,很多部门的费用,分散在很多个会计实体中。我知道的这次沟通预算的大目标是减费用指标,再有是核实费用,三是纠正错误费用分类与归集方式。
第三,不说也罢了,人家不知道我是谁。
如此盲目地沟通预算,我真是头一遭。
我最近两天在弄集团的存货统计表。
同事把原来的存货统计表发给我,我照猫画虎不到两个钟就完成了六月份的存货统计。
我心里满是疑问,有那么多的库管、物控人员,为什么要财务统计存货?
我问了,财务总监没说为什么。
后来我推测,是因为资金没有下库。因为所谓的成本保密,所以仓管和物控只有实物数量,没有金额。
公司在全国有两个物流中心,200多个库位。
原来大家统计的数据,只有主仓。至于其他辅料、研发品、样品、特价品、返修品、不良品、待处理品、展品等,全部没有金额统计。
我通过这些天,已经知道公司的仓库和存货管理,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我真是挺好奇,实物系统有什么统计表。
我还听说,这个工作是我的前任离职的导火索,好象他不想做这个。
总监破天荒地拿起了笔,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给我讲公司的存货系统。写了三页纸。
他指示更改存货的统计思路,按责任区统计,按存货的类型统计。
我的工作,全部集中在公司要改进的方面。
试用期沟通
我在和一个部门打电话的时候,总监来叫我去他办公室。
我一看茶几上的纸,就知道要做什么了。
那是我的个人试用期工作目标。
上周人力资源总监找我进行新员工入职面谈了。
面谈的时候,问了一些对公司的感受,对财务的想法,对部门的看法,工作与预期的匹配度,上司对我的指导,同事的合作程度等等,还让我用一个词形容一个在公司的感受,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轻松、有压力、紧张、有挑战性等等。
我想了一下,告诉了她一个词: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