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葛家澍教授关注公允价值问题的讨论,除了上述物价变动与相应的会计问题外,衍生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创新)也是影响因素之一。1995年发表在《会计研究》上的论文“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从创新金融工具及其特性讨论介入,提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与公允价值问题。之后,在“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一文(《会计研究》,1996)中,针对这三个财务会计中何时确认、如何计量的难题,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之后的系列,通过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展开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包括跟踪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等的变化,通过他的理论功底,消化、吸收,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讨论,提出公允价值在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框架中的作用,以及实务中对公允价值的采用对策等。特别是2000年之后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多篇关于公允价值讨论的论文,有多篇引用超过200篇次(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可以直接看到他对我国研究公允价值的推动作用。
按照葛家澍教授在“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开篇的话,会计理论是继承性的。一个今天看来简单、直白的观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包括葛家澍教授在内的一批学者,通过大量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勇气等逐步确立的。饮水思源,我们今天在充分享受科学研究自由的时候,需要向包括葛家澍教授在内的一批学术前辈致敬!
注:本文作者葛粉飘香是葛老师众弟子的统称。本文执笔和审定的有林志军、李松玉、曲晓辉、苏锡嘉、魏明海、黄世忠、刘峰、冯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