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葛家澍:会计学专家的普世价值观(2)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发布时间:2009-10-28  作者:待查   编辑:zlcx

阅读:3347  打印   RSS 字号:||
  特别是2005年,我国也基本上考虑以原则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精神,加快了建设我国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步伐。半年以来,先后分5批颁布了22项(包括修改后的基本准则)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速度之快、修改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2006年2月中旬,财政部又以财政部令及财政部文件的形式分别发布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并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大力宣传,使之顺利付诸实施。我们知道,会计准则不仅是在技术方法上建立会计的标准,而且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还将尽可能杜绝财务欺诈,不为会计做假留有空间,从而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把2006年称之为“会计年”毫不过分。

《中国总会计师》:会计准则体系从颁布到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风平浪静,非常顺利,而且一些企业的对外披露的数据也显示,伴随着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增长,但这可否就意味着企业的良性运营发展?

葛家澍: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客观地去看待,理由是企业真正的盈利与否,不是由利润增长的指标来决定的。作为企业的总会计师也好CFO也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领导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把企业目前的事实真相毫无保留地告诉公司的高层,并根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时刻要居安思危,尤其对公司的资本运作要能够进行客观的预测。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业绩,美化财务报表,给股东和公司领导传递虚假信息,这样的会计人员是不称职的甚至是阻碍企业发展的。

《中国总会计师》:有观点认为,用基本准则来代替“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同时,赋予基本准则以法规的性质。这一做法,竟与当前西方主要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设想不谋而合。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参与者,请具体地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葛家澍:目前,还不能完全这样去理解,因为有些条款也是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而去不断改善。我国的基本准则确切地讲,只是把《国际会计准则》中最基本的面做到了接轨,而有很多方面由于中国的体制和特殊国情,不能实现其趋同。但今后,会计准则中的原则,特别是会计目标,将大部分来自概念框架。国际概念框架的性质(在准则体系中的权威性),可能反过来与我国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趋同,这是我们可以引为自豪的!

《中国总会计师》: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未对我国宏观市场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局部层面还是受到了影响。请你从会计的角度来谈一谈,中国的企业应该从这场危机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葛家澍:我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从外部来讲,由于我国目前特殊的历史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经济体制还不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会计人才机制也不成熟。尤其是市场估价这一块儿,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专业的估价机构,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估价更是我们的一大弱项,急需要建立一个公平、科学的估价机构。理由是我国企业在对国外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和重组时,国外的企业只认可第三方来进行估价,而我们恰恰就在这一块儿的“功课”做得不足,这就给我国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带来了阻力。客观地讲,之所以近几年来,国内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与这方面的原因不无关系。其次,从内部来讲,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国企业一定要加强内部控制,那么如何来防范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控制,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公司资本运作和财务管理的“当家人”,会计人员不单单要精通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保险学、法律,包括WTO规则的学习和掌握。尽管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还不具备这个水平,而且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未来财会发展的大趋势。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葛家澍 会计学专家 普世价值观 的新闻 关于 葛家澍 会计学专家 普世价值观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