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本土cfo的力量(2)

来源:商务周刊   发布时间:2010-05-08  作者:周烨彬   编辑:accliu

阅读:1928  打印   RSS 字号:||
本土企业的CFO是值得尊敬的,或许他们尚没有达到CFO的最高境界,但从起点来看,他们已经走过了很长远的路程,并朝着公司梦想和CFO的自我梦想前进
  英利CFO李宗炜:安内拓外

过去三年半的CFO生涯中,李宗炜说服了英利内部同仁,也说服了纽交所和国际足联

李宗炜的名片信息含量大但不失简洁。名片右上方除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Logo,还有2010年南非世界杯赞助商的醒目标志。他的个人联系方式只是分成两行两列,以小字形式出现在名片的右下方。名片的背面是橙色背景的英利Logo,下面写着英利纽交所上市的交易代码和官方网站网址,那是一家以英文为界面语言的中国企业网站。

李宗炜说话语速很快,很少废话和客套。加盟英利之前,李宗炜在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度过了其职业生涯的前10年,8年在上海,两年在纽约。普华永道给了初出茅庐的李宗炜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化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他的口才和说服力。

海外上市的总管家

2006年10月,通过实地考察和多番思考,李宗炜最终心动于英利的邀请函,上任这家朝气蓬勃的中国新能源公司的CFO。

“会计业更多的是对己存在的商业价值的客观公正鉴定,相对于商业实体经营而言,我更倾向于装备制造行业和新经济行业。”李宗炜解释自己当初离开会计行业的原因说,“在制造业公司内部,你能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看到把公司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当时,同属太阳能行业的无锡尚德通过纽交所上市募到3亿美元后,正积极进行扩张和收购。如果再不壮大自己,英利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人的成功。英利之前曾经两次筹划上市,都因种种原因无功而返。

李宗炜正式上任是2006年11月1日。当时英利正在积极谋划自己的第三次海外上市,并对此充满了信心。李宗炜被告知公司将在2007年2月份上市,但最终上市过程是到2007年6月8日才完成。

这其中的一波三折,李宗炜需要费尽心思去逐步解决公司内部的各种问题。最先是上市公司结构所导致的会计准则不一致的问题,英利采取的上市方式是在海外设立一家叫英利绿色能源的公司,然后由该公司来返程收购境内运营实体,最后以海外控股公司为主体实现上市。这家子公司设立于2006年8月7日,因为第二天,也就是2006年8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了10号文件《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暂行规定》,并将于一个月后的9月8日正式生效执行,到时候企业会更难实现海外上市。

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规定,每家谋求在美上市的企业都必须出具公司前三年按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英利出示了2004—2006年的财务信息。由于英利绿色能源于上市前刚成立,因此所有上市主体的财务信息必须依托境内子公司天威英利的财务信息,这就产生了如何将天威英利这三年业务活动分为英利绿色能源成立前和成立后按美国会计准则以备考财务报表的方式予以反映至上市主体的棘手问题。最初,英利提交的会计信息得到了会计事务所中国工作小组的认可,认定其能够尽快海外上市。但2006年12月底,会计事务所的美国技术团队推翻了以前的共识,认为这种财务报表编制方式不妥,要求英利重做一次。

“这就好像是我去跑马拉松,刚开始医生跟我说,你身体没问题,有参赛资格。然后当发令枪即将被扣动扳机时,医生又跑过来说,他刚刚看错了,你身体不行,不能参赛。”爱好体育的李宗炜形象的比喻着自己当初的感受,“没办法,最初审计报告需要美方签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更多关于 cfo 的新闻 关于 cfo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