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动态正文
 

投行金领的“围城”困局(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09-07-31  作者:王迈   编辑:accliu

阅读:2899  打印   RSS 字号:||
[原编者按]投资银行,神秘而光鲜的行业。在巨量财富和风云诡谲的资本故事背后,投行中的“金领”们,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职业生涯路径?他们的职场人生,在泡沫经济繁荣和金融海啸席卷之下,有着怎样的荣耀与心酸? 我们约请一位投行职场的“亲历者”,请他讲讲投资银行的金字塔人才淘汰机制、黄金行业的金领阶层、金融海啸中的裁员故事以及投行职场的“围城”困局。或许浮光掠影,但求管窥一豹。
  一名分析员至少要有2至3年的工作经验才有机会晋升为经理,更有很多人需要获得一个MBA学位,以完成由分析员到经理的提升。在亚洲,包括香港新加坡和国内很多顶尖投行,经理以上的人士很多拥有美国长青藤名校的MBA学位。

面对动辄十几万美金的商学院学费,投资银行应该是MBA毕业生有机会最快收回投资的行业之一,很多梦想进入这一行业的职场精英,也将名校的MBA当做入门的跳板。华尔街的各大投行一直都是包括哈佛在内的顶尖商学院毕业生首选就职目标。

金字塔尖的黄金位置在这个天才满地的行业里,人与人之间绝不仅仅是智力和毅力的角力,更是个人职场生存能力的竞争。

在经理之上,金字塔的层级将会变得更为复杂与不可预知,其中包括副董事、董事、副总裁等各类称号。每一次称号的改变,都意味着又一次残酷的淘汰,也都会在财富上带来更为可观的回报。所有人都在尽一切努力向金字塔的最顶端接近,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这个顶点就是董事总经理。在投行的薪资结构中,由副董事到董事的提升可以意味着收入的成倍增长,而董事总经理的年收入则是由数十万美金到数百万美金的数量级的提升。

在这个天才满地的行业里,人与人之间绝不仅仅是智力和毅力的角力,更是个人职场生存能力的竞争。职场生存能力不仅仅包括个人的专业水准与客户关系的积累,更包括与高层的联系和对团队中竞争者的压制。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十分清楚,当金字塔变得越来越窄时,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你死我活。每一笔重要的交易即将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团队内部的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手头拥有现金的大客户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目标。因为大额的并购交易不仅能够为个人带来可观的年终分红,也会给下一步的升迁加足筹码。

曾有一家知名国企,传出有海外收购意向。一般而言,一旦圈内有类似消息,各大投行就会闻风而动,希望从中获利。为了赢得这样的交易,投行会轮番上阵,由关系最雄厚的高层牵头,准备资料,与客户进行多轮会议沟通。为了能够参与重要的客户会议,几乎所有的中层都会参与竞争。竞争的因素包括与老板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交易经验等等。有时候,竞争会不择手段。一位某美国投行的董事,在度假两个礼拜归来时,发现自己的客户已经被另外一位董事接管,而随后的交易也与自己无关了。两个月内,他便不得不寻找新的工作。

在这个行业里,有难得一见的金融天才和拥有雄厚背景的精英后代,短短几年便平步青云,直接坐上董事总经理的宝座。也有年过四十,还在董事的职位上苦苦挣扎,为保住饭碗而通宵不眠。

最终在投资银行中取得成功与财富的人,不仅要在金融领域拥有很深的造诣,更要有雄厚的客户资源,从而为投行带来巨大的收入。归根结底,投行作为金融市场上最高端的服务机构,其竞争力的核心仍然是关系。这不仅仅包括与企业的关系,更包括与政府的密切联系。

几乎所有在投行领域做到最顶层的专业人士,都会与各地政府的高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美国,最赚钱的投资银行是高盛,而高盛的很多高层都在进入高盛之前或离开高盛之后在美国政府中担当要职,其中包括数任美国财政部长。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这种联系则来得更为间接和隐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关于 投行 的新闻 关于 投行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