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葛家澍和他的会计时代(4)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0-03-19  作者:骆伟琼   编辑:dxd

阅读:8862  打印   RSS 字号:||

同年,葛家澍经王亚南举荐,成为文科教材《会计基础知识》的主编。他后来才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这套文科教材是经过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的指示而编写的,由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挂帅,网罗了全国社科界的学术权威和精英,并实行主编负责制。

 

而这只是葛家澍参与中国会计教材体系建设的开始。从早期的《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原理》,到后来的《中级财务会计》、《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从教65年,他公开发表的论文在150篇以上,著作达20余部。1989年,国家教委因其“独树一帜的财务会计教材体系”而授予葛家澍“优秀教学成果奖”,现在凡中国高校会计系学生,无不研读其教材。

争论会计

会计的对象是什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葛家澍与杨纪琬、赵玉珉就此问题产生了分歧,最后是如何协调解决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会计原理》的编写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杨纪琬、中国人民大学会计核算教研室主任赵玉珉、上海财经学院会计系主任娄尔行和讲师吴诚之以及已经擢升为厦门大学经济系副主任的葛家澍齐聚北京研讨教材。

五位会计学界“大腕”思想交锋的激烈场面可想而知。其中以对会计对象的争论最为激烈,杨、赵坚持原苏联和人大教材的观点,即会计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主义财产”,而葛家澍坚持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和社会主义资金运动”,娄比较倾向于杨、赵,而吴处于中立。

如此僵持了几天,“我想我应作些让步,否则教材无法编写。于是,我建议用大小字排印,反映两种观点。大字反映他们认为的主流观点,小字反映我的观点,争论才算解决。”此后针对教材的每一章节,“激烈争论、相互协调、达成共识”就成为了一种默认的编写模式。

然而,几位先生的私交越争越亲密,终成为挚友。在葛家澍的影响下,娄尔行从既不爱、也不懂京剧变成了京剧迷。改革开放后,两位先生会面,谈笑的是“三看刘长瑜”的情景。

每每回忆起那段时期,葛家澍总是心生感慨,如今其他几位先生已先后作古,当年相谈甚欢的场面犹在眼前。

在1962年年底举行的《会计基础知识》书稿讨论会上,葛家澍又邂逅了神交已久的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顾准。“当学生时修读的《银行会计》,用的就是他写 的教材。后来我才知道,他其实不过大我几岁!”那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会计的对象和会计的属性,最后得出的一致意见是:不同意会计具有阶级性,并认为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技术性是会计的主要属性。

“对这一观点,立场最明确、最坚决的是顾准。他对问题细致入微、滴水不漏的分析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最多的掌声。”后来,葛家澍被顾准赞为“资金运动学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葛家澍 会计 的新闻 关于 葛家澍 会计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