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他一贯奉行的治学信条。对于不同流派的学术论争,他很少带有学术偏见,而是胸怀坦荡,以理服人,不断深化自己的观点。对于弟子提出的不同观点,他的态度同样如此。
而他的弟子也从不负师所望,不少学生在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建树颇丰。
如今,弟子们提起老师,总是会想到两顿“大餐”。“这些年,老师的腿脚不方便,我们通常是到老师家里上课,既享受了老师的知识大餐,又享受了师母的美食大餐。”已经毕业多年的弟子何凡回忆说。
虽然上了岁数,但葛家澍仍然坚持浏览国外关于会计学、经济学研究的最新图书和网站,关注国际财务会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每年保持发表十多篇论文的记录。近来发表的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系列文章,是他此生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现在主要靠我的第三只耳朵和第三只眼睛了。”他所说的第三只眼睛和耳朵,正是自己遍布大江南北的弟子。
喜欢古诗词的葛家澍,经常引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与弟子共勉。对于多年获得的荣誉,他“每日三省吾身”,审察自己是否受之有愧;对于自己的文章和著作究竟有无社会价值,他认为应交给读者去评说。
(感谢葛家澍弟子刘峰、许业荣提供采访帮助和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