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
你觉得,在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上,该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
应聘者回答的要点或关键词:
大意是:第一、考虑收款政策,及时催收;第二、必要时,利用法律手段。
我的说明及评价:
不难看出,这又是书本上泛泛而谈的内容。可以承认的一点是,这位应聘者对于往来管理的基本知识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在整个回答的过程中,没有提及到一点有针对性的东西。可以说,这样的回答我不是非常满意。
这里的应收账款对于投资公司来说,实际上是货币资金链的管理范畴,说“应收款项”可能更为准确一些。作为投资公司,通常是把货币资金作为经营产品的。这个“产品”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个链条关系,是具有金融性质的,取决于是投资方式等。在具体的管理中,信用档案的建立、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管理或者及时地加以监督、了解被投资单位的动态和状况,以及每一次的催收都要有相关记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其管理要远比工商实业重要和难度大。
问题4:
当你跟老板在有些问题上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会采取什么办法和持什么态度呢?可以不回答这样的问题。
应聘者回答的要点或关键词:
大意是:第一、我会尽可能地规劝;第二、如果规劝不了,我可能拒绝或主动离职。
我的说明及评价:
我佩服这女孩的胆量!因为她是当着老板的面这么说的。她说的也没有错,反映了一个正直的会计师的精神和态度。但我觉得,表达得过于直白了,而且,刚强有余而灵活不足。这个也是财务人员最大的弱点之一(另外一个弱点恰恰相反,就是无可奈何不奈何吧)。其实,这也反映了很多财会人员根本就不愿或不屑于站在更高一个层面来看待自己与老板的关系,不愿改变自己的方式以协调保证公司能够按照自己规范的轨迹去做。
我说,你知道为什么老板之所以可以自己创业当老板吗?你知道为什么你自己常常也觉得老板根本不了解财务吗?你知道财务人员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当老板吗?老板的特点往往是胆量大、思路活,做事情凭着所谓的意识流,看问题很有务实性质的针对性,他往往像是抱着机枪往前冲,也顾不得战斗效果,顾不得去打扫战场。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没有这种精神很难成功。他目光往往是由于针对性而显得短浅的,而财会人员尤其是高层的财务人员却有着不同的要求。你可能很细致,对行业对企业情况看得比较远也比较清晰,这种技能可能会远远超过你的老板,但你要知道,你少的就是老板有的,老板没的也是你有的,这是一种互补。老板们的性格往往都比较怪――在财务人员看来。其实,他们自己难道就一点不知道风险吗?不是。难道他们就一定要想去作假然后逼着你来做假吗?也不全是。问题通常在于“无知者无畏”,有些“火坑”财务可能看到了,而老板却未必看到,这个时候,毕竟距离老板和老板代表的企业跳下去的时间还有一段,你得“挤”着让老板往旁边让一让。我们知道,财务人员太清醒了往往看到问题就着急、担心乃至于最后表现的无奈、顶牛和不甘心,但我觉得,可能与我们自己没有合适地给自己定位,不能反思自己有关。我们缺少了某种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情况下的沟通。这个,不是书本上学到的,而是个性问题,也不是弄个什么法律来规定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而是从观念上需要改变的。
上面的四个题目,其实,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只是想从某个角度强调财务人员职业定位上的针对性问题。
在最后,我写的意见是:此应聘者可用,但财务是公司至关重要的岗位,需要有个考察过程,试用三个月,核心是从设计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方面进行考察。另外,考察过程中应该允许她及时与外部交流。
网友:大海之心
汪老师你好,
看了你的贴子感触很深,遇到高人了,想请你指点一二。我的第一学历是中专,学农村经济管理的,毕业后在乡镇政府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和统计工作。这份工作从事了九年,后被调到政府财政所做了半年会计,又被调到县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计划科工作了一年。因婚变辞职离开了当地远走他乡三年,如今满身疲惫的回来在一家小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待遇很低。这是对我冲动的惩罚。我现在的处境又是一个十字路口,我想好好设计一下自己的未来该往哪个方向走。我现有经济师职称,通过函授取得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几个月前还考取了寿险代理人资格证,已33岁了想考注册会计师,但自己底子太薄,短时间考不出来,学人力资源管理吧又觉得太虚,可是往人力资源工作方面发展,没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又没学过,连应聘的资格都没。自己年龄也越来越大,有点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