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违规运作给企业和CFO个人职业生涯带来巨大法律风险的案例在“安然”后被频频爆出,而因“萨班斯法案”的执行而被推向高潮。CFO的法律意识被提升到空前高度。
傅子刚认为,从法律方面讲CFO需要了解的与商务有关的法律通常包括公司法、合同法、税法、信托法、投资法等。同时,对于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性的法律也要有大体的了解。
“一位CFO并不需要对法律细节了解得面面俱到,在实际中这也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他应该做到的是能够理解什么是法律事务上的问题,这样他就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员。同样能够明白什么是好的法律专业人员,并找到这样的人员一起工作也很重要。”傅子刚补充说。
关于应对因合规带来的诸如法律等专业方面的挑战,采访中半数以上CFO和准CFO们认为,在专业高度分工的商业环境下,CFO具有敏感的法律意识并掌握基本的法律架构,即可满足业务需求。而在保证企业合规运作的共同目的下,CFO与企业的法务人员或外聘的律师之间应该是“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CFO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即通过监管保证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法规被正确的遵循,而法务人员则对企业经营的外部法规环境加以监控,并负责处理如诉讼等具体的法律实务。陶化安认为,CFO最重要的职能是要根据律师的专业建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要想顺利推进这个合作过程,天下互联科技集团财务总监、AA会员苗壮昌认为:“这不仅需要财务人员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务人员有较强的财务意识,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IT技术进行支持才能够较好的实现。”
总之,CFO作为企业风险控制的关键性人物,无论是对财务风险还是合规、法律风险,CFO要做的都是站在“企业级”的位置,全方位地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挑战 CEO的战略合作伙伴
整合能力之二:由“数”到“据”的转化
作为CEO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决策的制定、传递和执行者,CFO每天要面对海量的数据,IT技术是使得CFO不至陷入庞杂数据的有效手段,可以说是技术与管理变革的相互作用将CFO的角色由幕后推到台前。
作为IT项目实施的资深顾问,诺亚舟咨询总经理韩向东认为,随着CFO们本身职能转变的需求,财务管理信息化正在向真正的财务信息化迈进。以预算为例,BI(商业智能)的出现,给预算管理信息化带来了革命,它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预算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预算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使得CFO们有可能真正成为企业的规划师、分析师和控制师。
实际上,CFO之所以要在信息系统上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因为CFO要胜任CEO的战略伙伴的角色,为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就必须要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并加工、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将它们分别按照需求传递给企业中需要他们的人,使之成为对企业决策真正有用的“依据”。这个挖掘数据背后传达信息以及客户行为和盈利能力的过程是极其复杂和牵涉精力的,因此CFO需要借助先进的IT工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实现CFO职责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帮助决策者和执行者完成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本刊出版人兼总编辑田茂永与有着丰富IT项目实施和咨询经验的SAS大中华区总裁黄永恒先生在这一点上的看法不谋而合。“单纯的‘数据’和复杂的报表对于CFO来说并不是最具核心价值的,真正对企业有价值的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并转化为对商业决策有价值的‘依据’——信息是最为关键的。”黄永恒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