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会计迷”杨纪琬(2)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07-11-23  作者:待查   编辑:zlcx

阅读:8622  打印   RSS 字号:||
  1995年的11月11日,杨纪琬先生在他的学生为他举办的“庆贺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纪念会上说,“我想在座的同学,今后如果要写一篇纪念我的文章,可以这样说:‘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有一批会计迷,其中一个就是杨纪琬。’”的确,在新中国的会计史上,有一批堪称“大师”的会计迷,他们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的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他们谦逊、朴实的工作作风,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当今社会弥足珍贵。为此,我们即日起开辟“会计大师”专栏,以多种形式再现一代会计大师的精神风范。
  离开杨老的墓碑时,杨老的弟子们仍忍不住驻足回望,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周围的苍松翠柏,青青的松针上闪烁着金光,仿佛也感受到了杨老的欣慰

在青松翠柏间追忆大师

——访教育部部长助理 杨周复

北京的初冬,阳光普照,蓝天白云,明媚如画。这样难得的好天气,正是会计界最高奖项“杨纪琬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的日子——11月10日,也恰逢杨纪琬大师90诞辰。仪式结束后,记者随杨纪琬先生的儿子——教育部部长助理杨周复去墓前缅怀杨老,途中采访了杨周复。

“父亲向来不喜欢宣传自己,采访就不用了吧”,杨周复谦虚地对记者说。但当记者说明采访是为了用杨老的精神教育、激励和鞭策会计后人时,杨周复就非常热心,“我国教育事业的确需要更多的支持,会计界也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带动、提高整个会计界的学术和业务水平,提高整个会计界的道德和素质,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会计乃至全国教育事业中来,希望有更多的会计人才为我国会计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我想这也是父亲最想看到的。”

“父亲对我们子女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现在还牢牢记着父亲教给我们的人生原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才发现父亲对我的影响是那么深刻。”杨周复感慨颇多。

“父亲从小教导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们这一点。他一路走来,从不对工作挑挑拣拣,不在乎名利。”虽然杨纪琬先生于1957年担任了会计司副司长,1980年至1985年出任会计司司长,1985年起任会计司顾问,1993年后任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组长、审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组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兼法制委员会委员等等。“但他从不在乎自己担任什么职务,都是先把工作做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这一点,我受父亲的影响特别大。他对工作从不挑选,我也是这样。我在煤矿工作,一干就是10年,后来能考大学了,才自己报名参加了高考;大学毕业后,领导动员我留校,我就留校任教;后来,财务处缺个搞业务的副处长,因为我曾给领导汇报过工作,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又是专业出身,于是就到人民大学财务处任副处长;至于到教育部,也是因为我经常为教育部做些工作,成立财务司时,需要一位财务会计专业的副司长,就把我调动过去。到部里后,只要领导交办的任务,我一定想方设法完成好。现在想想,我真的是深受父亲的影响。”

上小学的时候,杨纪琬先生就告诉子女要认认真真学习,成为专业人才。其实,杨周复上小学、中学时,杨纪琬先生都很忙,但杨先生只要见到孩子,都要求子女好好学习,这给杨周复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遗憾的是,在钻研学问方面,我们做子女的都不如父亲。我父亲钻研业务、钻研学问,那真是厉害,不服不行,他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抠,一研究就是大半天,全心全意地钻研。他真的是迷恋会计,是个不折不扣的‘会计迷’。”

“父亲非常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1979年起,父亲就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指导硕士研究生,1985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他的工作很多,但总是认真仔细地备课,亲自为学生讲授会计理论,逐字逐句修改学生的论文,还经常把学生叫到家里来讨论,和学生感情很好。父亲特别关心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尤其是诚信问题。他在1993年领导设计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十分强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经常说,诚信不止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做人的准则。”

“我们家孩子受父亲的影响,都特守纪律,具备了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循规蹈矩。现在我们家全部是搞技术、搞业务的,领导布置的每项工作,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完成,绝不会含糊了事。现在社会上有浮躁的风气,所以认真、踏实的作风还是非常需要倡导的。”

正说着,车子已经停在了八宝山公墓的门前。杨周复走下车,和杨老的学生们沿着青青石道来到杨老的墓前。大家纷纷用水清洗墓碑,用干净的白布细心地擦拭着。墓碑朴素大方,正面刻着人名和日期,背面的墓志铭中,有几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有子女五人均学有所长,事业有成,不负先父母以教育为本的初衷。”让人更加深深地感受到了杨老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终生关注。黑色的墓碑很是光滑,一定常常有人来缅怀。

望着墓碑,杨周复沉浸在回忆中,“我的父亲、母亲,是同年同月生,也是同年同月走,当时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还是清明节结的婚,真是一生相伴了。”

将墓碑擦拭得干干净净后,杨周复和杨老的弟子们一起敬献了幽雅的白玫瑰,表达了对杨老由衷的怀念和尊敬。墓前摆放的花篮中,洁白的百合、高雅的菊花正吐露着静静的思念,与高贵的白玫瑰一同寄托着人们深切的追思。

杨周复感动地说,“父亲的学生们每年都会多次为父亲扫墓。有人说,现在人情淡薄了,可父亲离开我们以后,开奖学金成立大会时,大家都自发地参加,还有很多人是从国外赶回来的,当时会场里人很多,黑压压的,令我非常感动。我想,一个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无论时代怎么变幻,大家都会发自内心地尊敬他。”

离开杨老的墓碑时,杨老的弟子们仍忍不住驻足回望,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周围的苍松翠柏,青青的松针上闪烁着金光,仿佛也感受到了杨老的欣慰。(高鹤)

杨老对我国会计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立刻出现在我脑海的是,杨老将教育者、理论研究者和实践领导者三种职位完美结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会计迷 杨纪琬 的新闻 关于 会计迷 杨纪琬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