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记:中国会计视野2015-2016
 
前言
 
    本期《会记》回顾2014年度会计年度大事、年度重要财税法规排行及综述、行业数据及点评,并通过行业领导及代表人物对行业一年的综述,对2014年度行业发展回顾及对2015年行业发展前景的展望。从新入职人员心声到上市公司CFO的调查报告 ,反映出会计人员的心态、诉求。
  《会记》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首创的会计行业年刊类出版读物。年刊以一个时代的会计记录为定位,依托中国会计视野的优势资源和合作方力量每年定期出版。《会记》创刊自2011年,迄今已经在大连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四本。每年,《会记》都在调整和提升自己的行业影响力。
  为全面保存珍贵的行业记忆,2012年,中国会计视野网推出了会计口述历史项目,并获网站所属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支持开展,并作为《会记》的一个重要栏目,通过对会计界老前辈的采访,为您呈现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国家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也总能感受到学员、校友对于经济形势的关切,体会到他们对于未来道路的探求。其中就包括管理会计领域的创新实践。
  2015年11月,财政部管理会计培训考察团赴美交流学习,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的学问,真正的管理会计前沿永远在企业的创新实践中。”
  “全公司的人都在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工作从后台走到前台,会计功能由事后变成事前,会计报告从过去走向未来。”这是此次论坛上,会计大家郑丁旺教授对于未来的判断,也是会计同仁的使命所在。
  谨以此,与两百万中国会计视野网友共勉。[详细]
  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来说,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采纳方面,2015年仍是既有成就,也有烦恼的一年。2016年,IASB在技术上有三个较大的挑战:一是如何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展开概念框架最后修订工作;二是能否在年内完成旷日持久的新保险准则项目;三能否找到一个有效的研究项目立项和推进机制。另一方面,人们期待IASB能否与中方积极合作,在提高中方在IASB治理结构中地位的同时,推动中方在采用IFRS方面能有更进一步的举措。[详细]
  国家“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全国各行各业一起即将步入新的五年规划时期。在过去的五年里,注册会计师行业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主题、诚信建设主线,深入实施行业发展五大战略,行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注册会计师行业要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行业发展,做“五大发展理念”的的忠实实践者。[详细]
      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中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服务企业改革、规范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目前,全国执业资产评估师达3.3万余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发布评估准则共26项,有效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评估服务的需求。[详细]
        在取消注册税务师等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和许可的同时,又支持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开展鉴证、证明等业务,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这些战略举措,既对注税行业提出了挑战,也为行业扩大人才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和良好机遇。[详细]
    2015年,是中国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一年,也是需要经受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前期经济政策消化的承启之年。身处财会一隅,我们从国家层面看到了“三证合一”、“立法修准”、“涉税改革”、“税收优惠”带来的种种变化;“政府会计”已经建立并将施行新的概念框架;在“行业发展”和“职业考试”方面的吐故纳新;在“会所动态”和业务甚至货币的“再国际化”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变化的时代执业的挑战与拥抱世界的巨大意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才培养”,因为没有比财会领域更轻资产的行业,我们最可宝贵的资源就是人的智慧与巧思。
2015年过去了,可能有些人并不怀念它。无论爱恨,这一年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也肯定都会深刻地写入每个人的记忆空间。按照思维定势,财会领域除了枯燥的报表、数据、分析和统计,应该没有太多的话题点。但正是在这个雷点与亮点频现,奇事与怪事辈出的时代,连财会领域的消息都变得好看了起来。所以,我们不妨放下紧绷了一年的神经,去看一下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呆萌财会新闻吧。

  常言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而在税收这片天地,亦是如此。在二零一五年,这个互联网的擂台之上,税界江湖里,各路豪杰层出不穷,奇闻异事亦是屡见不鲜。
  今天,就为大家讲讲二零一五年税界江湖里十大税事。
    2015年重要财会法规包括: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政府会计准则等法规。




    东芝会计造假丑闻、四大业绩、跨国公司避税、女性的崛起、国际足联腐败、巴克莱世纪换审、SEC与中国四大正式和解。




  • 我参加了在上财举办的娄尔行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这样的时刻我总是难以抑制心情的激动。回想起当年先生谆谆教导的一幕幕,宛在眼前。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幸运儿,追随娄先生这样一位大师,零距离聆听他的教诲,有机会真正领会他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感受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看到他对会计学科的那份执着和追求,如痴如醉,无怨无悔,至死不渝。这种精神,怎不令人感动,令人神往。[详细]

  • 尹锡章:朴素的会计人生

    “改革征途共骋驰,十五驹光一瞬时;白首殷殷情永在,海天高谊苦凝思。”整理尹锡章老先生的采访记录时,首先读到的就是这首“惜别”诗,手写的字迹透着浓浓的情谊。 采访前,95岁高龄的尹老特意去输液,为的是口述时保有良好的状态,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他对会计的尊重与热爱。 [详细]

  • 张以宽的哲学会计

    采访张以宽教授,以及后来的整理采访稿和撰文,对我来说,都是一场挑战。因为85岁的张以宽教授不但涉猎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教育等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且一直在用哲学的视角思考会计问题,特别是在退休后,他进入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幽深丛林,特别是用易经的要义重新审视陪伴了自己前半生的会计,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思想和学术成果。 [详细]

  • 毛伯林:一颗诚挚赤子心 满腔热忱会计情

    家庭的启蒙,恩师的教导,妻子的陪伴,所有这些浓情厚谊都不是独立于他会计事业之外的存在,他的经历也让一向冰冷严谨的学术科研生出那股接地气的人情味儿来。纯粹的人往往能够取得常人无法攀得的成功,毛伯林先生的会计之路走得那么理所当然,在铺展开来的中国会计口述历史长卷中,他的那部分不能被形容为浓墨重彩,平地生雷的惊叹,而是相得益彰,低调隽永的咏叹,让晚辈们仰望赞叹。 [详细]

  • 王世定:从实践中走出的会计学家

    王世定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看书。而且他建议,要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比较着看书。“我觉得看书的第一层次,就是看出差异来。为什么有这个差异,同意哪个?为什么?论据找出来。不同意的去掉。如果发现了新东西,跟你的想法不一致了,你想想这个新证据怎么来支持你这个观点,或者否认你这个观点。如果觉得自己的观点错了,就马上放弃。[详细]

  • 杨宗昌:淡泊辉煌两从容的会计历史见证者

    作为我国西部会计学术界的代表,同时也是新中国会计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之一,杨宗昌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文革的十年动乱,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百花齐放。相应的,他也见证了建国前西方会计学说的风靡、建国后苏联会计的盛行、改革开放初期各种记账法的争锋,以及现在的会计学说大发展。这些大开大合的人生、学术经历在给予了他学富五车的会计学识的同时,也磨砺出一颗从容豁达的心[详细]

  • 欧阳清:会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欧阳清教授对教育的理解不限于专业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范围。他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他的教学不只在书本里,也在实验室里、在工厂企业里。他重视言传身教,他的教育不只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是强化他们对国家和行业、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详细]

  • 会计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于玉林教授

    回首几十年的时光,于玉林还是很欣慰自己为会计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没有虚度光阴。虽然觉得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完,但他会一直继续下去。岁月沉淀的累积让他总结出做人的“五个一”分享给年轻人,首先人要有一种信仰,要坚持信仰,就要坚持不断学习。第二就是要有一种事业心,要有理想和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并做好本职工作。[详细]

  • 周京生的“立信”人生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南郊富饶的东绛乡,坐落着一座会计职业学校——无锡立信会计学校。这里原来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1982年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号召,转型为会计职业学校。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之一,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内外颇具知名度的职业学校。而创建这所学校的老校长周京生虽然在1997年已经退休,但这所学校的师生并没有忘记他。 [详细]

  • 余盛钧:大器晚成的会计史大家

    2015年2月9日,四川省内江市档案馆迎来了一位93岁高龄的老先生。他向档案馆捐赠了3万余字的著作手稿和4件书画作品等档案资料。而早在两年前,他就曾捐出自己所著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史》,是内江市档案馆最高龄的捐赠者。他就是内江职业技术学院93岁的退休高级讲师,我国专门从事会计史研究,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历史研究的学者余盛钧先生。 [详细]

  • 潘华恭:一位老会计师

    1995年2月,上海潘陈张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经财政部批准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批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也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合伙人姓氏命名的、由注册会计师个人合伙发起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中的“潘”就是潘华恭先生。 立信毕业生、立信教务处长、立信主任会计师,还是潘序伦先生的学生,因此潘华恭先生在立信内被称为“小潘”,当然随着年岁逐长,如今被称为“潘老师”。[详细]

题记: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精彩的、颓废的,紧张的、舒缓的。进入职场多年,日常工作也已基本定型。有时候,只是因为特殊事件的冲击,才能让平淡的日子再起波澜,走向另一个频道。比如毕马威前CEO尤金•奥凯利,在他的《追逐日光》一书中,记录了在生命的最后4个月,他如何走向新生。日历一天天翻过,不妨抱着欣赏的态度,看看别人的24小时,间或有所启发。
  • 时过四年,恍惚眨眼间,国内政经大势已有了全新的变化,对会计界也有了些新的触动,有了些新的改观。以往走马观花的园子似乎换了新的,所见景物及所带来的思考也有了新的不同。视野年刊告诉我,这本《会记》不需要完整规范的学术综述,只要求给那些在各相关领域有职位却没太多阅读时间的专业精英们提供些带火花的信息(他们自己会作出专业判断,不必再看那些专业的论证和分析)。[详细]

  • 选择财会行业,您可能很幸(BEI)运(CUI)的选择到了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主动或被动的必须与规则俱进。作为一个小出纳或者会计员,入门就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想升职加薪,初中高级的职称考试在等待着您;如果职业起点是外企,那么您肯定对ACCA,CIMA这类的国际资格并不陌生;若是以公共会计为职业,那么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税务师等细分资格的山峰必须要选择其一进行攀爬[详细]

  • 2015年,全球资本市场依旧热火朝天。香港市场“逆袭”纽约,募资额超31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2015年的全球十大IPO中,亦有四单花落香港。受IPO热络影响,以“四大”为首的各家会计专业网络在2015财年均报出了靓丽业绩,各线、各地区业务均收获强势增长。2015财年,“四大”的营收成长超7%(本币汇率,下同),增速远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营收总额与员工人数再创历史。传统业务方面,虽然经济下行,客户普遍无力负担增加审计费用,但IPO的火热帮助四大开辟了新财源。[详细]

  • 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的行动要求、重点行动和保障支持。“互联网+”的出现是30多年来信息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近年来已改变我国若干行业,也必将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秦荣生认为“互联网+”将推进会计服务水平升级,助力会计服务效率提高,促进会计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会计服务资源配置,实现全流程会计服务,优化会计服务产业布局,改变会计服务监管模式,催生会计教学新生态。 [详细]

  • 视野讯:年复一年,各种评比榜单眼花缭乱。定性也好,定量也罢,最后无外乎是要有理有据的给排名个说法。当然,榜单越多,社会各界“看榜”的经验也越丰富,从以往单纯的关注榜单的排序、位置与分项数字,开始走向了对其背后排名逻辑规则的探寻。 在一点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因应了这种趋势,不断就做出更科学和更说服力的排名进行着修订努力。但是,也因为“太科学”,所以复杂评价体系下的苦心往往很难轻易为人所知;有些论者却大可以装着很懂并有趣的样子,简单粗暴的给贴上一个“然并卵”的标签,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