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的“税”
作为一名会计,无论你是财务负责人,还是一名普通的财会人员,你和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不信?如果你是一位财务负责人,你得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通盘考虑企业的税收问题,对企业的税收进行周密的筹划,努力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如果企业税收方面出了问题,你必须得去和税务部门交涉解决;作为一名普通的核算会计,你的账务处理技巧、成本核算的科学程度、记账的正确性甚至账务资料的及时性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税收问题;就说作为一名出纳会计吧,如果你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税票送到开户银行,或开户银行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税款,都要交纳滞纳金的。对于后一种情况,如果你没有反映,那么和前一种情况一样,责任非你莫属。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而涉及税收的法律规章似乎比我们已经多如牛毛的财会规章还多。一个普通的人,能把会计方面的东西搞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熟悉那么多的税收政策,实在是勉为其难。就是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有时你却发现工作中并不都是按规矩办事,绕过来绕过去绕得你晕头转向,说不定最后还是你的错。因此,对一名会计人员来说,税是永远的苦恼。
徐文越在一家大型合资企业有10多年的工作经历,1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着财务会计工作,从当初的一名普通会计成长为今天的财务经理,这一路走来职位升了,但工作上却也并不那么顺利,磕磕碰碰很多都是因为税。
徐文越记得,公司刚过了企业所得税二年免税期,主管税务部门对公司盯得就特紧,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就有可能惹来麻烦。在1999年的一次税务检查中,因为折旧政策的问题造成公司少交企业所得税300多万元,当时公司的想法是:折旧政策也只是和税务规定上存在时间的差异,税收总量没有少,如果就这样认同了税务的检查结果,既要交滞纳金又会影响公司的形象。为了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公司竟然送给税务机关一辆“公爵王”轿车,希望花些代价把这事情摆平。可两年后,税务机关在清理欠税时,又追缴起这笔税款,最后是税款一分没少交,滞纳金倒多了不少。
后来,合资外方从国外聘来一位财务总监,老外财务总监感觉公司这样处理与税务部门的关系欠妥,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他认为:对待税务机关,没有必要采取这样的办法,要下功夫认认真真地把账做好,按税法规定纳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徐文越和同事们都觉得他这样的想法好,也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了,可以后进行税务检查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问题,整得老外财务总监现在和税务部门的人说话的口气也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了,有时竟然也吩咐徐文越和同事们提留点礼品给税务那边送去,还经常请税务部门的人吃饭喝茶。这样做,沟通多了,交流顺畅了,问题解决方便了,工作被肯定的多了,公司也得实惠了。
就说说管理费的事吧。公司除税收之外,还有一些政府部门收取的管理费支出。为了生产发展,这些管理费必须要给,但税法上是不允许这一年二、三百万的管理费开支在税前扣除的,后来通过老外财务总监与政府、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允许税前扣除了一部分,可老外财务总监仍然觉得这些事情难以理解,顺应了环境却陡添了苦恼。
像徐文越所在的这样规范的企业里的会计人员竟然都有这么多的涉税苦恼,那么在那些暂时还不规范的企业里,我们的会计人员关于税的苦恼不是更多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些企业里,会计们首先面临的是取得的票据不规范,这给税额的正确核算带来了不确定性,很难做到百分百正确;其次是账务处理的不规范,比如一些企业为了少交税款多得利益,千方百计让会计人员少计收入多进成本;还有操作程序的不规范,比如一些企业甚至把会计人员排斥在生产经营之外,只是定期整理出一些合规的且需要入账的单据给会计人员做个账出份报表而已。等等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当然不是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但最后的核算结果、报税资料是从会计人员的手里出去的,尽管有企业的章,有企业负责人的签字,但也有会计们的签字啊,签字意味着职业责任。尽管苦闷,但还是要做、要签,为了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而同样的责任却没有一样的利益,岂不苦恼!
也许你会说,少交税当然不对,搞得不好就是偷税漏税,就要被罚多少多少倍的税款,最起码也是欠税,也得交滞纳金,我多交点留着,以防万一,这样总不会出问题吧,更免得诸多的烦恼。也许你的资金很宽裕,也许你的资金无需成本,也许你的资金放在账上也不能产生收益。不过你还是先看看卢玉满的奇遇吧,看了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么好的想法也未必就能实现。
2004年11月的某一天,主管税务分局的专管员打来电话,要卢玉满去税务分局拿一份表格回来填。卢玉满赶紧过去,专管员交给他一张《延迟纳税申请表》,卢玉满一看便说:我们没有提出过延迟纳税的要求啊?专管员说:我们分局今年的税收任务完成了,剩下的留到2005年再征,你把表拿回去填填盖上章和12月份的申报表一同送来就可以了,数字就填12月份的申报数。卢玉满觉得好生纳闷:少交不行,交还不让交,这以后什么时候交?会不会有通知呢?如果没通知或没接到通知,交迟了怎么办?又要罚款?真是郁闷!
尽管我们会计人有很多苦恼,可这恼人的税,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更让我们难以面对。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处处讲诚信,我们的企业都守法经营,明明白白地挣取利润,没有偷税、没有逃税、没有漏税、没有欠税;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税务部门能彻底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想企业所想;如果有一天,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像现在这样很多地方要靠我们的职业判断,那一天将是我们会计人所向往的。也许路还很远,但我们不怕路太迢遥,也许路途中有许多苦,但我们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只为了去寻找心中的桃花源。(《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2期,《会计人与“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