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视野茶会计人文正文
 

首部视野网站丛书《斑鸠的会计生活》连载二:会计心语(24)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06-08-07  作者:高昌庆   编辑:sunny

阅读:12299  打印   RSS 字号:||
  预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与调整。如果市场经营环境有大的变动,或销售受实际情况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波动,要对预算进行修订,以便于对具体经营行为的指导与考核。如果不调整,预算与实际产生大的偏差也应当适当作差异说明,并在考核中予以调整,否则预算无法指导实际的经营工作,成为企业的摆设。
  (絮无影)所在的公司对预算很重视,公司有预算部,各分公司也都成立了一个预算组,公司的预算已经上了正规:1、在准备做预算之前,召集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的领导开一个预算会议,讲一下预算的重要性及怎样做好一下年度的预算。2、由各分公司认真做好计划,如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以及费用开支计划(会计部门提供历年的开支情况作参考),最后交到预算组汇总,由预算组编制产品的成本、费用、利润,最后交到公司预算部,经董事会讨论,如不通过,就要进行调整。3、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就以董事会讨论通过的预算为准,如果有的分公司预算不周全,需要增加的,就由该分公司提出书面报告,由分公司领导签字后送预算组 —— 预算部 —— 总经办批准方可增加预算,否则不给予开支(当然是数额较大的)。4、每月编制预算与实际开支对比表,分析差异原因。5、遇特殊情况,如销售市场突变,生产计划改变等,要重新调整预算。
  当然,预算工作也要遵循重要性原则,预算不能过于细化。对公司作出更多的展望,才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预算编制的依据不正确。
  很多企业编制预算的依据是利润,而不是建立在对企业自身潜力充分认识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比如上市公司,如果需要再融资,其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这样公司根据其净资产状况和6%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计算出年度需要达到的净利润数,再根据以前年度的销售利润率确定销售收入及各项成本费用等。
  2、人员组织不符合预算编制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编制预算的主体是财务人员,他们对于市场情况、产品情况了解不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难以把握,这样编制出来的预算先天就不足,很难达到给企业生产、销售以指导的要求。
  3、企业负责人对预算工作重视不够。
  很多公司的预算都流于形式。预算需要企业负责人的全力投入,不是财务人员的数字游戏,它是企业规避风险的参考。往往是厚厚的一叠文字表格出来交到领导那里就不了了之了,编制预算的人感觉是白忙了一场,心里很失落。很难想象,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质量会比上一年度好,这样的预算能起什么作用呢?
  4、编制预算的方法选择不当。
  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选择编制预算的具体办法和步骤,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完全凭拍脑袋。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有: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2、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3、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预算到底是否应该直接由上面拍板还是由下面说了算是两难的,下面说了算,有内部人控制问题;上面说了算,存在信息的劣势,不能调动积极性,双方协商太费事。因此必须选用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方法。
  5、市场变化加快。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如今的市场转变速度不断加快,给企业的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人员的使用都会带来难以预测的结果。这些影响有的可能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但无疑都会使企业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出现偏差。
  6、管理层自己违反预算。
  编制预算不容易,执行预算更难。今天这位领导认为应该这样做,明天另外一位领导认为应该那样做,缺乏长期目标及实现长期目标的具体措施。最先违反预算的往往还是管理层自己。
  7、忽视现金流量预算。
  公司的盈利如果没有反映出现金的流入,那这样的公司一、二年后就会陷入经营困境,因为现金是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运作的“血液”,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果没有现金、缺乏购买与支付能力是致命的。现金流量预算的难度高且没有硬性考核指标,所以被相对忽视。因此把每股营业性现金净流量和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一样对待,可引起企业对现金流量预算的重视,改善企业的盈利质量。
  8、内资企业的预算控制相对落后。
  在很多外资企业,预算作用非常大。预算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有财务指标,还包括人力资源预算、资产购买预算,这些预算都是部门平时各项支出的依据,超预算必须经过授权批准。预算对公司的资源控制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有的费用支出一年下来不会超过年初制定的预算的1%。因此财务部门的工作也相当有效和受尊重。内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预算编制及预算控制等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附:(chen3709)所在公司预算编制方法。
  1、公司整体销售目标、利润目标。
  2、预算部门形成各部门预算草稿并汇总成公司整体草稿(工作量虽大,但便于和各部门讨价还价)。
  2、同时各部门形成部门预算草稿。
  3、预算部门审核各部门的预算草稿,初步沟通,将能统一的预算统一,不能统一的保留。
  4、公司预算讨论,重点讨论不同意见。
  5、汇总预算,平衡销售目标、利润目标,形成预算修正案。
  6、公司预算修正案讨论并定稿。
  7、根据预算目标、指标与相关责任人签订责任书。
  编制的预算应该有实际执行检查的意义,预算完成后,应该关注执行的效果。(2005年2月28日)
推荐:初入职场——会计新人职场宝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已有0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分享 打印 意见反馈
更多关于 视野网站丛书 斑鸠的会计生活 连载 会计心语 的新闻
评论区
我来讲两句:
  • 昵称: (评论通过审核后可获得10个金币奖励) 快速登录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