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十年破茧路[一个财务经理人的真实成长纪录](3)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发布时间:2007-03-01  作者:seahealth   编辑:tutuhu

阅读:27010  打印   RSS 字号:||

再有一件事就是发放工资,因当时还没有银行代发,因此每月四百多万的工资发放也成了财务科里的头等大事。每月发工资的前一天,银行出纳就会通知银行第二天给送四百多万的现金。发工资当天上午,银行的押款车就会准时到来,提上几麻袋现金,在几名持枪荷弹的武装人员护送下,往我们大办公室一放。我们就开始根据工资单按车间、部门进行分点。现在想来真有些后怕,四百多万现金全放在桌子上,整个办公室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及警卫装置,也没有保卫人员进行护卫,只有我们几十名财务人员分发,真得很危险。上午按部门分类包好后,下午就通知各部门派人员来领取。那时我们把桌子往门口一横,将门口堵住,逐个发放。当时年轻的我们哥几个在里面看到外面来领工资的人,用那种渴求的眼神希望早点给他们发,真得有点很得意哟。哼,除非跟我们很熟,要不然才不允许你们夹塞呢。现在看来,在目前严谨的内控体系下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假若类似情况,也应该有更多的控制措施。

不管是由于领导的格外照顾,还是同事的爱护有加,再加上个人的些许努力,不到半年,我们几个俨然已成为财务部的主力。每到月底,各组的主力便会集中在微机室进行报表编制。当时的报表系统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科学的,由矿务局总部统一规定格式,确定报表内部与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由各矿分别进行填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上报,最后由矿务局总部统一汇总与抵消,编制最终的合并会计报表。整套报表有三十多张报表,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甚是具体。科里只有一台计算机,所有的帐务与报表系统数据都在上面。因结帐与要求的报表上报时间仅隔一天,因此结帐后必然要熬一个通宵。由于每人只负责自己所属的几张报表,机器的限制,不可能几个人同时上机。这样为了避免大家等待时的无聊,张科长就拿来了几副扑克,够级。一共七个人,一人上机操作,六人玩牌,谁是大落,谁就上机编报表。这样循环上机,不但保持了大家高昂的热情,还提高了报表编制的效率。由于我的逻辑思维还算不错,在复杂的勾稽关系面前能很快的解决问题,因此编完报表后进行勾稽检查时越复杂、越难攻克的错误一般由我来操刀消除。这种机会不但进一步加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使我很快的掌握了全套的报表体系。

为了慰劳我们这些熬夜者,也为了激励下步更努力的付出,报送完报表后的外出旅游更成了我们工作的另一源动力。一般是在决定好旅游方向后,张科长就提前给我们联系好我们的开户行,一家信用社。由其主任亲自开一个大面包带我们一起外出放松。费用嘛,当然是他们的,由于我们每月几千万的收入都存在他那儿,他们还巴不得表示一下感谢呢。由于其他银行的虎视眈眈,竞争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的寻找这样的机会。集体外出旅游是最开心的,年少轻狂,在高山与大海面前肆意呐喊;微风细雨,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轻舞飞扬。归来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动力十足推动团队阔步前进。现在想来,有效的激励在团队建设里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种快乐的集体工作与生活中,周围的同事开始发现我在渐渐地转变,变得开朗而富有幽默感。由于温饱问题的解决再加上经常的外出就餐,使我的体重在半年内迅速从60kg上升到75kg。春节回家时大家都不敢认了,母亲说这样好,说明你在外面还不错,让家里人放心。

这一年,变化真大。

 (三)初显身手

转过年来,随着峰哥的调离,小民顺其自然地走上成本组长的位置。我也随着泉哥升任为主管会计继任为收入税金组长。此时我们俩已成为财务科的绝对主力,也被人称作是张科长的左膀右臂,各自独立承担部分业务。由于负责税金核算,因此避免不了与税务局打交道,起初还是泉哥带我一起,后来我便和税务局打成一片。当时与税务局交往的体会是,首先要业务精通,每次纳税电报、税务检查不但要做到准确无误,而且要对答如流,张口就来,使他们感觉你很精通,很专业,其实要做到这样得需要背后下一番功夫的。其次是要与税务局的官员多进行感情交流,酒桌上的我年轻气盛,虽然每次都喝不少,但从来没醉过,这让我不得不惊异于自己的酒量,其实现在想来那时就是敢喝,现在可不敢这么拼命了。这样我不仅处理起公司的税务工作来显得游刃有余,而且也建立起了彼此之间的私人友情。

第一印象对人的定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很少机会接触的人来说。许总是我们的总会计师,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超强,宏观驾驭能力也不错。以前是其他矿的一销售科长,被调到我们矿任总会计师,虽然专业不是很精,但他分管的财务、采购和人事工作却一直受到表扬。总感觉到他距离我们很远,不经常和我们接触,因此我们新来的几个他也不认识。但有一次他打电话找泉哥问某个煤炭品种的销售价格及成本,恰巧泉哥不在,这时我接过电话,正好我前面放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分品种产品销售表,听到许总的询问,我瞄了一下报表,脱口就说出了价格与成本,并且还问许总是不是需要其他品种的价格与成本,然后又逐一报出。这下令许总大吃一惊,这些数据竟然记得这么熟,于是询问了我的姓名。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大会小会,我总是作为典型受到许总的表扬,还经常找我谈话。这下更令我受宠若惊,以后他要财务数据,也不经过张科长和泉哥了,直接找我。这也可能成为后面我转投审计的导火索之一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更多关于 财务经理 的新闻 关于 财务经理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